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大气颗粒物PM_(2.5) | 第10-12页 |
1.1.1 PM_(2.5)概述 | 第10-11页 |
1.1.2 PM_(2.5) 对环境影响 | 第11-12页 |
1.2 PM_(2.5) 中水溶性无机离子 | 第12-18页 |
1.2.1 水溶性离子概述 | 第12页 |
1.2.2 水溶性离子主要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1.2.3 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4 水溶性离子化学组成及其来源 | 第16-17页 |
1.2.5 水溶性离子来源解析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18-19页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第2章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 第20-27页 |
2.1 样品的采集 | 第20-23页 |
2.1.1 武汉市环境概况 | 第20-21页 |
2.1.2 采样地点和时间 | 第21-22页 |
2.1.3 滤膜的前处理 | 第22-23页 |
2.2 实验步骤 | 第23-24页 |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3页 |
2.2.2 实验操作 | 第23-24页 |
2.3 样品的预处理及分析 | 第24-26页 |
2.3.1 样品的预处理 | 第24-25页 |
2.3.2 离子色谱分析 | 第25页 |
2.3.3 结果计算 | 第25-26页 |
2.4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QA/QC) | 第26-27页 |
2.4.1 试剂空白 | 第26页 |
2.4.2 实验空白 | 第26页 |
2.4.3 野外空白 | 第26-27页 |
第3章 大气PM_(2.5)中水溶性离子的污染特征 | 第27-47页 |
3.1 PM_(2.5) 质量浓度变化 | 第27-32页 |
3.1.1 PM_(2.5) 质量浓度的时空变化 | 第27-28页 |
3.1.2 PM_(2.5) 质量浓度日均变化 | 第28-30页 |
3.1.3 PM_(2.5) 质量浓度达标分析 | 第30-32页 |
3.2 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 | 第32-36页 |
3.2.1 水溶性离子质量浓度 | 第32-33页 |
3.2.2 水溶性离子时空分布特征 | 第33-36页 |
3.3 水溶性离子的相关性分析 | 第36-45页 |
3.3.1 水溶性离子间的相关性 | 第36-38页 |
3.3.2 主要离子(NH_4~+和SO_4~(2-)、NO_3~-)的存在形式 | 第38-41页 |
3.3.3 NO_3~-/ SO_4~(2-) | 第41-43页 |
3.3.4 离子平衡 | 第43-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4章 PM_(2.5)中水溶性离子的来源解析 | 第47-54页 |
4.1 主成分分析法概述 | 第47页 |
4.2 PM_(2.5) 中水溶性离子的源解析 | 第47-53页 |
4.2.1 工业区源解析 | 第48-49页 |
4.2.2 交通区源解析 | 第49-51页 |
4.2.3 植物园源解析 | 第51-5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7页 |
5.1 结论 | 第54-56页 |
5.2 展望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