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刊社会化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 1.1.2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 1.2 国内外研究概述 | 第12-15页 |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 1.2.2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 第14-15页 |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 第2章 企业内刊及其社会化概述 | 第17-24页 | 
| 2.1 概念厘定 | 第17-19页 | 
| 2.1.1 企业内刊的定义 | 第17-19页 | 
| 2.1.2 企业内刊社会化的内涵 | 第19页 | 
| 2.2 基本概况 | 第19-24页 | 
| 2.2.1 企业内刊的发展简史 | 第19-22页 | 
| 2.2.2 企业内刊的现状 | 第22-24页 | 
| 第3章 企业内刊社会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 第24-31页 | 
| 3.1 内容社会化 | 第24-25页 | 
| 3.1.1 由内部信息为主到外部信息为主 | 第24-25页 | 
| 3.1.2 由单一供稿到稿源多样化 | 第25页 | 
| 3.2 形式社会化 | 第25-27页 | 
| 3.2.1 由传统媒介到新媒体 | 第26页 | 
| 3.2.2 由免费赠送到付费购买 | 第26-27页 | 
| 3.3 功能社会化 | 第27-31页 | 
| 3.3.1 由企业中央媒体到社会公共媒体 | 第27-28页 | 
| 3.3.2 由联系企业用户到培养企业客户 | 第28-31页 | 
| 第4章 企业内刊社会化的典型发展模式 | 第31-44页 | 
| 4.1 《万科周刊》模式:成为定向出版物 | 第31-36页 | 
| 4.1.1 《万科周刊》概况 | 第32页 | 
| 4.1.2 《万科周刊》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32-35页 | 
| 4.1.3 《万科周刊》模式的借鉴意义 | 第35-36页 | 
| 4.2 《陶城报》模式:成为行业报刊 | 第36-39页 | 
| 4.2.1 《陶城报》基本概况 | 第36页 | 
| 4.2.2 《陶城报》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36-38页 | 
| 4.2.3 《陶城报》模式的借鉴意义 | 第38-39页 | 
| 4.3 《SOHO小报》模式:成为社会公共媒体 | 第39-44页 | 
| 4.3.1 《SOHO小报》基本概况 | 第39-40页 | 
| 4.3.2 《SOHO小报》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40-42页 | 
| 4.3.3 《SOHO小报》模式的借鉴意义 | 第42-44页 | 
| 第5章 企业内刊社会化的动力机制与发展趋势 | 第44-52页 | 
| 5.1 企业内刊社会化的内在动因 | 第44-46页 | 
| 5.1.1 传统营销效果日渐势微 | 第44-45页 | 
| 5.1.2 内容营销的全面兴起 | 第45页 | 
| 5.1.3 内容营销推进内刊社会化进程 | 第45-46页 | 
| 5.2 企业内刊社会化的外部压力 | 第46-47页 | 
| 5.2.1 媒体非相关性经营的扩张 | 第46-47页 | 
| 5.2.2 企业对不公平竞争的反弹 | 第47页 | 
| 5.3 企业内刊社会化的物质基础 | 第47-49页 | 
| 5.3.1 互联网提供第三方媒介平台 | 第47-48页 | 
| 5.3.2 企业自主使用媒介的条件成熟 | 第48-49页 | 
| 5.4 企业内刊社会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 第49-52页 | 
| 5.4.1 企业内刊自媒体化 | 第49-50页 | 
| 5.4.2 企业媒体化 | 第50-52页 | 
| 结论 | 第52-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 附录:有关企业内刊发展现状的问卷调查 | 第57-59页 |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