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劣质民主的原因探析--基于对台湾民主质量的测评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9-23页 |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 二、研究现状 | 第9-15页 |
| (一) 台湾民主质量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二) 台湾民主质量劣质原因分析的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 三、现有研究局限 | 第15-16页 |
| 四、研究创新点 | 第16页 |
| 五、核心概念界定 | 第16-20页 |
| (一) 民主质量 | 第16-19页 |
| (二) 劣质民主 | 第19-20页 |
| 六、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 第20-23页 |
| (一)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 (二) 分析框架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民主质量测评体系及劣质民主原因的解释理论 | 第23-37页 |
| 一、民主质量测评体系及反思 | 第23-29页 |
| (一) 民主质量的测评体系 | 第23-25页 |
| (二) 体系反思 | 第25-29页 |
| 二、劣质民主原因的解释理论及反思 | 第29-37页 |
| (一) 劣质民主原因的解释理论 | 第29-33页 |
| (二) 理论反思 | 第33-37页 |
| 第三章 台湾民主质量测评 | 第37-57页 |
| 一、台湾民主质量测评内容 | 第37-56页 |
| (一) 民主程序的测评 | 第37-50页 |
| (二) 民主内容的测评 | 第50-54页 |
| (三) 民主结果的测评 | 第54-56页 |
| 二、台湾民主质量测评结果 | 第56-57页 |
| 第四章 台湾劣质民主的原因分析 | 第57-65页 |
| 一、法治水平原因低的原因分析 | 第57-59页 |
| (一) “法条主义”的法律观 | 第57-58页 |
| (二) 法官制度存在问题 | 第58-59页 |
| 二、问责水平低的原因分析 | 第59-62页 |
| (一) 台湾媒体与垂直问责 | 第59-61页 |
| (二) 监察院与水平问责 | 第61-62页 |
| 三、回应性低的原因分析 | 第62-65页 |
| (一) 公民偏好的不断变化 | 第62-63页 |
| (二) 回应能力受限 | 第63-65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65-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