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嵌式超高压增压装置的研究与设计
摘要 | 第5页 |
АбсТракт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课题背景及来源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内高压成形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内高压成形技术原理 | 第12-13页 |
1.2.2 国内外内高压成形技术设备的新进展 | 第13-15页 |
1.3 液压缸的发展趋势 | 第15-16页 |
1.4 液压缸的一般设计步骤 | 第16-17页 |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新型内嵌式增压装置的设计 | 第19-39页 |
2.1 超高压增压装置液压系统设计 | 第19-20页 |
2.1.1 充液系统 | 第19-20页 |
2.1.2 轴向进给系统 | 第20页 |
2.1.3 增压系统 | 第20页 |
2.2 增压缸的结构原理 | 第20-21页 |
2.3 内嵌式增压装置的设计分析 | 第21-23页 |
2.3.1 增压缸的设计原则 | 第21-22页 |
2.3.2 内嵌式增压装置的技术要求 | 第22页 |
2.3.3 内嵌式增压装置的设计方案 | 第22-23页 |
2.4 内嵌式增压装置的结构设计 | 第23-33页 |
2.4.1 增压活塞与活塞杆的组件设计 | 第23-27页 |
2.4.2 增压缸筒与侧推缸筒的计算 | 第27-29页 |
2.4.3 油口的设计 | 第29页 |
2.4.4 缸筒头部法兰设计 | 第29-31页 |
2.4.5 螺钉计算校核 | 第31-33页 |
2.5 超高压活塞密封件的设计 | 第33-37页 |
2.5.1 超高压密封的特点 | 第33-34页 |
2.5.2 V形密封 | 第34-35页 |
2.5.3 V形密封圈密封机理 | 第35页 |
2.5.4 密封材料选择 | 第35-36页 |
2.5.5 V形密封圈组件的设计 | 第36-3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3章 增压装置关键元件的有限元分析 | 第39-51页 |
3.1 增压缸有限元分析的理论依据 | 第39-43页 |
3.1.1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思想 | 第39页 |
3.1.2 弹性体弹性问题的基本方程 | 第39-41页 |
3.1.3 利用有限元法分析的一般步骤 | 第41-42页 |
3.1.4 ANSYS软件简介 | 第42-43页 |
3.2 活塞杆的有限元分析 | 第43-46页 |
3.2.1 活塞杆的有限元分析的前处理 | 第43-44页 |
3.2.2 活塞杆有限元分析的分析计算 | 第44页 |
3.2.3 活塞杆有限元分析的后处理 | 第44-46页 |
3.3 增压缸筒的有限元分析 | 第46-48页 |
3.3.1 增压缸筒有限元分析的前处理 | 第46-47页 |
3.3.2 增压缸筒有限元分析的分析计算 | 第47页 |
3.3.3 增压缸筒有限元分析的后处理 | 第47-48页 |
3.4 低压腔活塞的有限元分析 | 第48-5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4章 内嵌式增压装置液压系统建模与仿真 | 第51-69页 |
4.1 侧推系统元件的选型 | 第51-52页 |
4.2 侧推系统的数学建模 | 第52-63页 |
4.2.1 对电液比例溢流阀的数学建模 | 第52-59页 |
4.2.2 增压装置中侧推缸的数学建模 | 第59-63页 |
4.3 比例溢流阀阀控轴向侧推缸系统建模分析 | 第63-68页 |
4.3.1 比例溢流阀控缸系统传递函数 | 第63-64页 |
4.3.2 液压系统中相关参数确定 | 第64-65页 |
4.3.3 轴向进给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 第65-66页 |
4.3.4 采用PD控制器校正后的系统仿真分析 | 第66-6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5.1 结论 | 第69页 |
5.2 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