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FTA谈判焦点议题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0 绪论 | 第13-24页 |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5页 |
0.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0.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0.2.1 中文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0.2.2 外文文献综述 | 第18-19页 |
0.2.3 文献评述 | 第19页 |
0.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0.3.1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0.3.2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0.4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0.4.1 定量分析法 | 第21-22页 |
0.4.2 定性分析法 | 第22页 |
0.4.3 比较分析法 | 第22页 |
0.4.4 实证分析法 | 第22页 |
0.5 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22-24页 |
0.5.1 创新之处 | 第22-23页 |
0.5.2 不足之处 | 第23-24页 |
1 相关理论概述 | 第24-30页 |
1.1 要素禀赋理论 | 第24-25页 |
1.2 大市场理论 | 第25页 |
1.3 规模经济理论 | 第25-26页 |
1.4 关税同盟理论 | 第26-28页 |
1.5 产业内贸易理论 | 第28-30页 |
2 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概述 | 第30-45页 |
2.1 中韩农产品贸易现状分析 | 第30-32页 |
2.2 中韩农产品贸易结构分析 | 第32-36页 |
2.2.1 中韩农产品贸易地域结构分析 | 第32-33页 |
2.2.2 中韩国农产品贸易商品结构分析 | 第33-36页 |
2.3 中韩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分析 | 第36-39页 |
2.4 中韩农产品贸易障碍因素分析 | 第39-42页 |
2.4.1 韩国农民的抵制 | 第39页 |
2.4.2 关税壁垒 | 第39-41页 |
2.4.3 非关税壁垒 | 第41-42页 |
2.4.4 中国农产品质量问题 | 第42页 |
2.5 中韩农产品贸易谈判分析 | 第42-45页 |
2.5.1 谈判目标及原则 | 第42-43页 |
2.5.2 双方立场与谈判过程 | 第43页 |
2.5.3 谈判结果分析 | 第43-45页 |
3 中韩两国服务贸易概述 | 第45-56页 |
3.1 中韩两国服务现状分析 | 第45-46页 |
3.2 中国服务贸易行业结构分析 | 第46-49页 |
3.2.1 中国服务贸易出口行业结构分析 | 第47-48页 |
3.2.2 中国服务贸易进口行业结构分析 | 第48-49页 |
3.3 韩国服务贸易行业结构分析 | 第49-51页 |
3.3.1 韩国服务贸易出口行业结构分析 | 第49-50页 |
3.3.2 韩国服务贸易进口行业结构分析 | 第50-51页 |
3.4 中韩服务贸易互补性分析 | 第51-52页 |
3.5 中韩双边服务贸易障碍因素分析 | 第52-54页 |
3.5.1 两国服务贸易结构均不合理 | 第52-53页 |
3.5.2 两国服务贸易发展水平差异 | 第53页 |
3.5.3 文化遗产纠纷 | 第53-54页 |
3.6 中韩服务贸易谈判分析 | 第54-56页 |
3.6.1 谈判目标与原则 | 第54页 |
3.6.2 双方立场与谈判过程 | 第54-55页 |
3.6.3 谈判结果分析 | 第55-56页 |
4 基于谈判结果的中韩FTA效应预测分析 | 第56-63页 |
4.1 模型构建 | 第56-57页 |
4.2 研究数据说明 | 第57页 |
4.3 对中韩两国宏观经济影响 | 第57-63页 |
4.3.1 对中韩双边农产品贸易影响预测 | 第57-59页 |
4.3.2 对中韩双边服务贸易影响预测 | 第59-60页 |
4.3.3 对两国商品出口离岸价格影响 | 第60-61页 |
4.3.4 对两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 | 第61页 |
4.3.5 对两国社会福利和贸易条件影响 | 第61-63页 |
5 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63-67页 |
5.1 结论 | 第63页 |
5.2 中国相关企业利用好中韩自贸区的对策建议 | 第63-67页 |
5.2.1 从农产品贸易角度分析 | 第64-66页 |
5.2.2 从服务贸易角度分析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个人简历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