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绪论 | 第10-17页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理论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2-14页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6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4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四、技术路线图 | 第16-17页 |
第一章 政务微博、微信参与公共管理的有关概念和理论 | 第17-25页 |
一、有关概念的界定 | 第17-18页 |
(一)对于电子政务的界定 | 第17页 |
(二)对于政务微博的界定 | 第17页 |
(三)对于政务微信的界定 | 第17页 |
(四)对于公共管理的界定 | 第17-18页 |
二、关于新公共管理的理论 | 第18-19页 |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缘起 | 第18-19页 |
(三)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容 | 第19页 |
(四)新公共管理的特征与核心思想 | 第19页 |
三、政务微博、微信与公共管理的相关性分析 | 第19-25页 |
(一)政务微博、微信对于推动政府公共管理的作用 | 第19-21页 |
(二)政务微博、微信参与公共管理的方式 | 第21-23页 |
(三)政务微博、微信参与公共管理的有利条件 | 第23-25页 |
第二章 福建省政务微博、微信参与公共管理的现状 | 第25-36页 |
一、福建省政务微博、微信分布情况 | 第25页 |
二、福建省政务微博、微博的主要应用部门 | 第25-27页 |
三、福建省内其他市政务微博微信的建设情况 | 第27-30页 |
四、具体政务微博案例分析 | 第30-36页 |
第三章 福建省政务微博、微信参与公共管理的制约因素 | 第36-39页 |
一、政务微博、微信主体问政观念淡薄、缺乏经营意识 | 第36页 |
二、政务微博、微信内容脱离民众需求和公共管理实质 | 第36-37页 |
三、政务微博、微信主、客体间缺乏良性互动 | 第37-38页 |
四、政务微博、微信的管理缺乏规范操作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加强福建省政务微博、微信参与公共管理的建议 | 第39-45页 |
一、培育主体问政理念,加强参与公共管理的角色性 | 第39页 |
二、提升主体问政素质和经营技巧,加强社会舆论导向性 | 第39-40页 |
三、加强电子问政操作的规范性,加强运作的科学、互动性 | 第40页 |
四、培养和关注电子问政的意见领袖,提高民众参与度 | 第40-43页 |
五、丰富电子政务内容,加强参与公共管理的实践性 | 第43-44页 |
六、加强政务微博、微信监测,及时反馈和改进存在问题 | 第44-4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45-46页 |
一、结论 | 第45页 |
二、展望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