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各种类型保险论文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的道德风险及防范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0 引言第12-23页
    0.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2-15页
        0.1.1 选题背景第12-14页
        0.1.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0页
        0.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7页
        0.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7-19页
        0.2.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9-20页
    0.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第20-23页
        0.3.1 研究思路第20页
        0.3.2 技术路线图第20-21页
        0.3.3 论文的创新点第21-23页
1 相关概念界定及主要理论概述第23-28页
    1.1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介绍第23-25页
        1.1.1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国际比较第23-24页
        1.1.2 我国新农合制度介绍第24-25页
    1.2 道德风险的概念界定第25页
    1.3 主要理论介绍第25-28页
        1.3.1 信息非对称理论第25页
        1.3.2 纳什均衡理论第25-26页
        1.3.3 帕累托效率理论第26页
        1.3.4 社会保障满足社会公平理论第26-28页
2 我国新农合制度的发展现状及道德风险表现第28-33页
    2.1 新农合制度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第28-30页
    2.2 新农合中道德风险的表现形式第30-31页
        2.2.1 供方道德风险第30页
        2.2.2 需方道德风险第30-31页
        2.2.3 道德风险问题的相关案例第31页
    2.3 道德风险对新农合制度发展的影响机制第31-33页
        2.3.1 供方道德风险的影响第31-32页
        2.3.2 需方道德风险的影响第32-33页
3 我国新农合制度道德风险博弈模型分析第33-41页
    3.1 博弈理论基本内容介绍第33页
    3.2 新农合参与主体特征分析第33-36页
        3.2.1 参合农民特征分析第33-34页
        3.2.2 定点医疗机构特征分析第34-36页
        3.2.3 新农合保险机构特征分析第36页
    3.3 新农合参与主体道德风险博弈模型分析第36-40页
        3.3.1 政府机构与参合农民的博弈第37-38页
        3.3.2 定点医疗机构与参合农民的博弈第38页
        3.3.3 新农合各参与主体间的博弈第38-40页
    3.4 博弈模型结论分析与延伸第40-41页
4 河南省X县新农合制度发展情况调研分析第41-57页
    4.1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第41页
        4.1.1 资料来源第41页
        4.1.2 研究方法第41页
    4.2 X县新农合制度实施情况分析第41-50页
        4.2.1 调研数据选取第41-42页
        4.2.2 基金筹集与参合情况分析第42-43页
        4.2.3 基金支付与受益情况分析第43页
        4.2.4 机构级别与统筹补偿范围分析第43-45页
        4.2.5 具体费用补偿情况分析第45-50页
    4.3 X县新农合制度中的道德风险博弈分析第50-54页
        4.3.1 政府机构与参合农民的博弈第51-52页
        4.3.2 定点医疗机构与参合农民的博弈第52-53页
        4.3.3 政府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的博弈第53-54页
    4.4 调研结论与分析第54-57页
5 防范新农合制度中道德风险的对策建议第57-63页
    5.1 供方道德风险的对策建议第57-59页
        5.1.1 实行定点医疗机构的信用等级评定制度第57页
        5.1.2 简化新农合赔付费用计算方式第57-58页
        5.1.3 建立合理的医生收入分配制度第58-59页
    5.2 需方道德风险的对策建议第59-60页
        5.2.1 合理扩大拒保范围第59页
        5.2.2 完善共付保险制第59-60页
    5.3 加强对新农合制度运行的监督管理第60-63页
        5.3.1 建立新农合基金督查制度第60-61页
        5.3.2 加大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第61页
        5.3.3 加强对参合农民的监督管理第61-63页
6 研究结论及思考第63-66页
    6.1 研究结论第63-64页
    6.2 研究思考第64-66页
        6.2.1 对研究结果的思考第64页
        6.2.2 对研究方法的思考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致谢第69-70页
个人简历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过度医疗的伦理探究
下一篇:文昌鱼抗菌肽基因的鉴定和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