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3页 |
1.1 氟的来源与危害 | 第10-12页 |
1.1.1 氟的性质及来源 | 第10-11页 |
1.1.2 氟的毒性及危害 | 第11-12页 |
1.2 含氟水的处理方法 | 第12-16页 |
1.2.1 沉淀法 | 第13页 |
1.2.2 离子交换法 | 第13页 |
1.2.3 膜分离法 | 第13-14页 |
1.2.4 电凝聚法 | 第14-15页 |
1.2.5 吸附法 | 第15-16页 |
1.3 赤泥的综合利用现状 | 第16-21页 |
1.3.1 赤泥中金属的回收利用 | 第17-19页 |
1.3.2 赤泥用作建筑材料的生产 | 第19页 |
1.3.3 赤泥在环境领域的应用 | 第19-21页 |
1.4 论文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21-23页 |
1.4.1 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21页 |
1.4.2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表征方法 | 第23-31页 |
2.1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 第23-24页 |
2.1.1 实验试剂和实验材料 | 第23-24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4页 |
2.2 材料表征方法及原理 | 第24-26页 |
2.2.1 X射线荧光光谱(XRF) | 第24页 |
2.2.2 X射线衍射(XRD) | 第24-25页 |
2.2.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25页 |
2.2.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第25页 |
2.2.5 比表面积(BET) | 第25-26页 |
2.2.6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6页 |
2.2.7 Zeta电位 | 第26页 |
2.3 铁铝含量的测定 | 第26-28页 |
2.3.1 铁含量的测定 | 第26-28页 |
2.3.2 铝含量的测定 | 第28页 |
2.4 氟离子浓度的测定 | 第28-31页 |
第3章 赤泥回收铁铝制备复合氧化物吸附剂及其表征 | 第31-44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赤泥酸浸回收铁铝 | 第31-37页 |
3.2.1 赤泥化学组分分析 | 第31-32页 |
3.2.2 试验设计 | 第32-33页 |
3.2.3 酸浸结果分析 | 第33-36页 |
3.2.4 浸出渣分析 | 第36-37页 |
3.3 铁铝复合氧化物吸附剂的制备过程 | 第37页 |
3.4 铁铝复合氧化物吸附剂制备条件的优选 | 第37-40页 |
3.4.1 摩尔比的影响 | 第37-38页 |
3.4.2 制备过程pH值的影响 | 第38-40页 |
3.5 铁铝复合氧化物吸附剂的表征结果分析 | 第40-42页 |
3.5.1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40-41页 |
3.5.2 比表面积分析 | 第41页 |
3.5.3 扫描电镜分析 | 第41-4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4章 铁铝镧复合氧化物吸附剂的制备及其除氟性能研究 | 第44-63页 |
4.1 引言 | 第44页 |
4.2 铁铝镧复合氧化物吸附剂的制备过程 | 第44-45页 |
4.3 铁铝镧复合氧化物吸附剂制备条件的优选 | 第45-47页 |
4.3.1 摩尔比的影响 | 第45-46页 |
4.3.2 焙烧温度的影响 | 第46-47页 |
4.4 铁铝镧复合氧化物吸附剂的表征结果分析 | 第47-49页 |
4.4.1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47-48页 |
4.4.2 比表面积分析 | 第48页 |
4.4.3 扫描电镜分析 | 第48-49页 |
4.5 铁铝镧复合氧化物吸附剂的除氟性能 | 第49-57页 |
4.5.1 溶液pH值对除氟性能的影响 | 第49-51页 |
4.5.2 吸附动力学 | 第51-53页 |
4.5.3 吸附等温线 | 第53-56页 |
4.5.4 与其它吸附剂的除氟性能对比 | 第56-57页 |
4.6 吸附剂机理探究 | 第57-61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