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框架 | 第11-12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2.1 能源消费结构研究 | 第13页 |
2.2 能源替代性研究 | 第13-16页 |
2.2.1 能源外部替代 | 第13-14页 |
2.2.2 能源内部的替代 | 第14-16页 |
2.3 文献评述 | 第16-17页 |
第3章 能源消费现状分析 | 第17-33页 |
3.1 能源消费结构现状分析 | 第17-22页 |
3.1.1 国际能源消费结构 | 第17-19页 |
3.1.2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 | 第19-22页 |
3.2 煤炭消费现状分析 | 第22-28页 |
3.2.1 国际煤炭资源现状 | 第22-25页 |
3.2.2 中国煤炭消费现状 | 第25-28页 |
3.3 天然气资源现状分析 | 第28-33页 |
3.3.1 国际天然气资源现状 | 第28-30页 |
3.3.2 中国天然气资源现状 | 第30-33页 |
第4章 天然气对煤炭的替代性分析 | 第33-47页 |
4.1 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理论的替代性分析 | 第33-40页 |
4.1.1 模型构建 | 第33-35页 |
4.1.2 数据来源 | 第35-36页 |
4.1.3 描述性分析 | 第36-37页 |
4.1.4 实证分析 | 第37-40页 |
4.2 基于弹性理论的替代性分析 | 第40-47页 |
4.2.1 弧弹性理论 | 第40-42页 |
4.2.2 数据来源 | 第42页 |
4.2.3 实证分析 | 第42-47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7-50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7-48页 |
5.1.1 大力减少煤炭能源的高消耗 | 第47页 |
5.1.2 高效发展天然气资源 | 第47页 |
5.1.3 着重实现天然气对煤炭的替代 | 第47-48页 |
5.1.4 省际间替代强度存在差异,应因地制宜 | 第48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48-50页 |
5.2.1 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 | 第48页 |
5.2.2 合理开发天然气,提高天然气的能源价值 | 第48-49页 |
5.2.3 发挥政府职能,完善替代补贴政策 | 第49页 |
5.2.4 提高技术创新强度,为能源替代提供技术支持 | 第49页 |
5.2.5 建立相关法律制度,加强能源结构清洁发展 | 第49-50页 |
附录 | 第50-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后记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