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评价及政策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22页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第10-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目的第11页
        1.1.3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9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8页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第18-19页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9-21页
        1.3.1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第19页
        1.3.2 研究方法第19-21页
    1.4 创新之处第21-22页
第2章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政策现状及问题分析第22-36页
    2.1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概述第22-24页
        2.1.1 国防科技工业含义第22页
        2.1.2 国防科技工业构成第22-23页
        2.1.3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定义第23-24页
    2.2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24-25页
        2.2.1 行业背景与信息科技安全现状及问题第24页
        2.2.2 政治法律与空间科技安全现状及问题第24-25页
        2.2.3 安全能力与海洋科技安全现状及问题第25页
        2.2.4 科技实力与生物科技安全现状及问题第25页
        2.2.5 经济环境与能源科技安全现状及问题第25页
    2.3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政策现状第25-30页
        2.3.1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政策的主体第25-26页
        2.3.2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政策的客体第26页
        2.3.3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政策环境第26页
        2.3.4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政策组成第26-30页
    2.4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政策存在的问题分析第30-35页
        2.4.1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政策存在的问题第30-32页
        2.4.2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政策问题原因分析第32-35页
    2.5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3章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36-42页
    3.1 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构建第36-39页
        3.1.1 评价方法第36页
        3.1.2 基于FAHP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36-39页
    3.2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评价指标权重计算第39-41页
        3.2.1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评价指标层次模型第39页
        3.2.2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指标权重的确定第39-41页
    3.3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4章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评价——以电子工业为例第42-46页
    4.1 电子工业科技安全级别测算方法第42页
    4.2 电子工业科技安全测算第42-44页
    4.3 结果分析第44-45页
    4.4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5章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政策的优化策略第46-54页
    5.1 树立科技安全观念认清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的重要作用第46-47页
    5.2 落实保密工作探索良性互动的长效保密管理机制第47页
    5.3 加强理论建设研究明确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的战略需求第47-48页
    5.4 遵循发展战略部署建立军民融合国防安全体系第48-49页
    5.5 深化体制改革为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提供根本保障第49-50页
    5.6 加强人才建设为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提供智力支持第50-51页
    5.7 巩固国防科技工业水平提供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的有力载体第51-52页
    5.8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结语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2-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建设工程设计人员BIM技术采纳路径研究
下一篇:基于能源价格变化视角清洁能源对传统能源替代强度研究--以天然气和煤炭能源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