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论文--车削加工及车床(旋床)论文

车削参数对20Cr2Ni4钢表层残余应力深度分布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12-1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1.2 残余应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7页
        1.2.1 残余应力的试验法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2 残余应力的有限元法研究现状第15-16页
        1.2.3 残余应力的解析建模法研究现状第16-17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框架第17-19页
第2章 残余应力深度分布的解析模型第19-42页
    2.1 切削力模型第19-25页
        2.1.1 绝对尖锐刀具作用下的切削力模型第19-24页
        2.1.2 刀刃圆弧作用下的切削力模型第24-25页
    2.2 切削温度模型第25-28页
        2.2.1 主剪切面热源作用下的零件切削温度分布模型第26-27页
        2.2.2 后刀面摩擦热源作用下的零件切削温度分布模型第27-28页
    2.3 切削加工过程中应力分析第28-35页
        2.3.1 机械载荷引起的内应力第29-34页
        2.3.2 热载荷引起的内应力第34-35页
    2.4 残余应力深度分布解析模型第35-40页
        2.4.1 弹性加载第36-37页
        2.4.2 弹塑性加载第37-38页
        2.4.3 应力应变释放第38-40页
    2.5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3章 车削参数对残余应力深度分布影响的试验第42-54页
    3.1 正交试验设计第42-45页
        3.1.1 车削参数的选取第42-43页
        3.1.2 车削参数水平的确定第43-45页
    3.2 样件设计及加工第45-48页
    3.3 残余应力深度分布测试系统设计第48-52页
        3.3.1 残余应力测量第48-51页
        3.3.2 电解抛光第51-52页
        3.3.3 残余应力深度分布曲线的测试步骤第52页
    3.4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4章 车削参数对残余应力深度分布影响的分析及应用第54-70页
    4.1 残余应力深度分布测试结果及特征值选取第54-62页
        4.1.1 残余应力深度分布测试结果第54-61页
        4.1.2 残余应力深度分布曲线的特征值选取第61-62页
    4.2 车削参数对分布曲线特征值的影响第62-68页
        4.2.1 刀具前角对各特征值的影响第64-65页
        4.2.2 切削深度对各特征值的影响第65-66页
        4.2.3 切削速度对各特征值的影响第66-68页
    4.3 残余应力深度分布主动控制第68-69页
    4.4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第77-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316L不锈钢和TC4钛合金光内送丝增材制造工艺研究
下一篇:基于NX二次开发的五轴加工刀具路径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