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水源地沉积物重金属风险评价--以大连市碧流河水库为例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9-27页 |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1.2 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 | 第10-16页 |
| 1.2.1 来源特点及危害 | 第10-14页 |
| 1.2.2 水体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 | 第14页 |
| 1.2.3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 1.2.4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 1.3 沉积物重金属风险评价概述 | 第16-20页 |
| 1.3.1 风险评价研究对象 | 第16-18页 |
| 1.3.2 风险评价方法 | 第18-20页 |
| 1.4 预测模型概述 | 第20-25页 |
| 1.4.1 灰色系统预测模型 | 第20-22页 |
| 1.4.2 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 第22-25页 |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5-27页 |
| 1.5.1 研究内容和目标 | 第25-26页 |
| 1.5.2 技术路线 | 第26-27页 |
| 2 沉积物重金属风险评价方法的构建 | 第27-34页 |
| 2.1 重金属特征分析 | 第27-29页 |
| 2.2 重金属污染评价 | 第29-30页 |
| 2.3 重金属风险预测 | 第30-33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3 案例应用——以碧流河水库为例 | 第34-60页 |
| 3.1 碧流河水库区域概况 | 第34-38页 |
| 3.1.1 地理位置及保护区区划 | 第34-35页 |
| 3.1.2 基本情况及战略地位 | 第35-37页 |
| 3.1.3 水文特征 | 第37-38页 |
| 3.2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 第38-39页 |
| 3.2.1 碧流河水库采样布点 | 第38-39页 |
| 3.2.2 结果数据分析方法 | 第39页 |
| 3.3 沉积物重金属总量特征分析 | 第39-47页 |
| 3.3.1 重金属空间特征分析 | 第39-43页 |
| 3.3.2 重金属时间序列特征分析 | 第43-44页 |
| 3.3.3 重金属元素相关性分析 | 第44-45页 |
| 3.3.4 重金属可能来源分析 | 第45-47页 |
| 3.4 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 | 第47-53页 |
| 3.4.1 地累积指数法 | 第47-50页 |
| 3.4.2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 | 第50-53页 |
| 3.5 沉积物重金属风险预测 | 第53-58页 |
| 3.5.1 灰色预测模型GM(1,1) | 第53-54页 |
| 3.5.2 RBF神经网络模型 | 第54-58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 4 沉积物重金属监管措施 | 第60-63页 |
| 4.1 外源监管控制 | 第60-61页 |
| 4.2 内源监管控制 | 第61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 结论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8-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