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9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第17-19页 |
1.3.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1.3.2 本文主要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第2章 基于DSP的脱硫除尘离心泵流量控制系统方案及其数学建模 | 第19-28页 |
2.1 控制方案研究 | 第19-20页 |
2.2 基于DSP的脱硫除尘离心泵流量控制系统数学模型 | 第20-25页 |
2.2.1 电机数学模型 | 第20-21页 |
2.2.2 变频器数学模型 | 第21-23页 |
2.2.3 离心泵的数学模型 | 第23-25页 |
2.3 流量控制系统状态方程 | 第25-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3章 基于DSP的脱离除尘离心泵流量控制系统静态性能分析 | 第28-35页 |
3.1 稳定性 | 第28-32页 |
3.1.1 采用Bode图进行稳定性分析 | 第28-29页 |
3.1.2 Lyapunov方法的稳定性分析 | 第29-32页 |
3.2 基于DSP的离心泵控制系统能观能控性分析 | 第32-34页 |
3.3 本章小节 | 第34-35页 |
第4章 基于DSP的脱硫除尘离心泵流量控制系统控制方法研究 | 第35-46页 |
4.1 基于DSP的脱硫除尘离心泵流量控制系统控制方法研究 | 第35-38页 |
4.1.1 控制系统仿真方案 | 第35页 |
4.1.2 系统仿真模型 | 第35-36页 |
4.1.3 控制系统的PID控制 | 第36-38页 |
4.2 基于DSP的脱硫除尘离心泵流量控制系统极点配置优化研究 | 第38-41页 |
4.2.1 极点配置优化 | 第38-39页 |
4.2.2 期望极点 | 第39页 |
4.2.3 确定状态反馈矩阵K | 第39-41页 |
4.3 基于DSP的脱硫除尘离心泵流量控制系统的H∞控制 | 第41-45页 |
4.3.1 离心泵流量控制系统的鲁棒H∞控制方法 | 第41-45页 |
4.4 本章小节 | 第45-46页 |
第5章 基于DSP的脱硫除尘流量控制系统试验台搭建 | 第46-58页 |
5.1 TMS320F2812开发板主要组成模块 | 第47-48页 |
5.2 接口说明 | 第48-51页 |
5.2.1 JTAG仿真器接口 | 第48-49页 |
5.2.2 AD校正电路跳线接口:J5、J6 | 第49-50页 |
5.2.3 电源输入接口 | 第50页 |
5.2.4 电机控制驱动接口 | 第50页 |
5.2.5 电机编码盘接口 | 第50-51页 |
5.2.6 异步串行通信接口 | 第51页 |
5.2.7 CAN总线接口 | 第51页 |
5.3 AD校正功能 | 第51-53页 |
5.3.1 AD校正的原理 | 第52-53页 |
5.4 变频器的选择 | 第53-54页 |
5.5 流量传感器的选择 | 第54-55页 |
5.6 仿真器的选择 | 第55-56页 |
5.7 流量控制系统电气原理图 | 第56-57页 |
5.8 本章小节 | 第57-58页 |
第6章 流量控制系统软件设计及实验验证 | 第58-70页 |
6.1 DSP芯片 | 第58页 |
6.2 流量控制系统软件编程 | 第58-61页 |
6.2.1 DSP F2812定时器的应用 | 第59-60页 |
6.2.2 通用定时器的PWM波发生 | 第60-61页 |
6.3 编程依据 | 第61-62页 |
6.4 基于DSP的脱硫除尘离心泵控制系统软件设计方案 | 第62-64页 |
6.4.1 主程序设计 | 第62-63页 |
6.4.2 功能模块初始化设计 | 第63-64页 |
6.4.2.1 PWM驱动模块 | 第63页 |
6.4.2.2 ADC采样模块 | 第63页 |
6.4.2.3 中断程序模块 | 第63页 |
6.4.2.4 GPIO口初始化模块 | 第63页 |
6.4.2.5 控制模块初始化模块 | 第63-64页 |
6.4.2.6 PieCtrl初始化模块 | 第64页 |
6.5 实验数据采集 | 第64页 |
6.6 实验结果性能指标分析 | 第64-66页 |
6.6.1 实验结果跟踪误差分析 | 第64-65页 |
6.6.2 实验结果超调量分析 | 第65-66页 |
6.6.3 上升时间和调整时间的分析 | 第66页 |
6.7 实验数据分析 | 第66-67页 |
6.8 节能调速分析研究 | 第67-69页 |
6.9 本章小节 | 第69-70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7.1 论文总结 | 第70-71页 |
7.2 工作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利目录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