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保险组织论文

W人寿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及改进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英文摘要第5页
1 导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页
        1.1.2 研究目的第9页
        1.1.3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文献综述第10-13页
        1.2.1 国外文献综述第10页
        1.2.2 国内文献综述第10-13页
            1.2.2.1 关于保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的研究第11页
            1.2.2.2 关于保险公司内部控制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第11-12页
            1.2.2.3 关于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的改进建议第12页
            1.2.2.4 针对某个险种的内部控制做出的研究第12-13页
        1.2.3 文献评述第13页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13-16页
        1.3.1 研究内容第13-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页
    1.4 研究的创新点第16-17页
2 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相关基本理论第17-19页
    2.1 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的要素第17-18页
        2.1.1 内部环境第17页
        2.1.2 风险评估第17页
        2.1.3 控制活动第17页
        2.1.4 信息与沟通第17页
        2.1.5 内部监督第17-18页
    2.2 人寿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的特殊性第18-19页
        2.2.1 人寿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的复杂性第18页
        2.2.2 人寿保险公司内部控制重点的多样性第18页
        2.2.3 人寿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的社会性第18页
        2.2.4 人寿保险公司内部控制成本的高昂性第18-19页
3 W人寿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现状分析第19-26页
    3.1 W人寿保险公司基本情况简介第19页
    3.2 W人寿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现状第19-20页
        3.2.1 内部环境现状第19页
        3.2.2 风险评估现状第19-20页
        3.2.3 控制活动现状第20页
        3.2.4 信息与沟通现状第20页
        3.2.5 内部监督现状第20页
    3.3 W人寿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案例第20-23页
        3.3.1 W人寿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案例简介第20-21页
        3.3.2 W人寿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剖析第21-23页
    3.4 W人寿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原因分析第23-26页
        3.4.1 W人寿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环境要素分析第23页
        3.4.2 W人寿保险公司内部控制风险评估要素分析第23-24页
        3.4.3 W人寿保险公司内部控制控制活动要素分析第24页
        3.4.4 W人寿保险公司内部控制信息与沟通要素分析第24页
        3.4.5 W人寿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监督要素分析第24-26页
4 W人寿保险公司内部控制改进建议第26-31页
    4.1 W人寿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的改进第26页
        4.1.1 加强内部控制文化建设第26页
        4.1.2 完善机构设置第26页
        4.1.3 完善权责分配第26页
    4.2 W人寿保险公司内部控制风险评估要素的改进第26-27页
        4.2.1 识别控制风险第26-27页
        4.2.2 建立风险预警系统第27页
        4.2.3 完善内部风险监察机制第27页
    4.3 W人寿保险公司内部控制控制活动的改进第27-28页
        4.3.1 进一步规范业务人员展业行为第27-28页
        4.3.2 强化业务流程风险控制第28页
        4.3.3 加大保费监管力度第28页
    4.4 W人寿保险公司内部控制信息与沟通的改进第28-29页
        4.4.1 设立信息公开机制第28-29页
        4.4.2 设立自下而上的信息传达机制第29页
        4.4.3 完善信息反馈机制第29页
    4.5 W人寿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监督的改进第29-31页
        4.5.1 常设持续监督部门第29页
        4.5.2 设立独立评估小组第29-31页
5 结论与展望第31-33页
    5.1 研究结论第31页
    5.2 不足及展望第31-33页
        5.2.1 不足第31-32页
        5.2.2 展望第32-33页
参考文献第33-36页
后记第36-3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37页

论文共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行名义账户制研究
下一篇:沪港通对内地与香港股市的联动效用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