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哈军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1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第12-15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目的第13-14页
        1.1.3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9页
        1.2.1 关于陈赓办院思想的研究第15-17页
        1.2.2 关于哈军工人才培养的研究第17-18页
        1.2.3 关于哈军工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第18-19页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写作思路第19-20页
        1.3.1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9页
        1.3.2 本文的写作思路第19-20页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20-21页
第2章 哈军工的概况第21-30页
    2.1 哈军工建立的历史背景第21-23页
        2.1.1 哈军工建立的国际背景第21-22页
        2.1.2 哈军工建立的国内背景第22-23页
    2.2 哈军工的发展历程第23-26页
        2.2.1 哈军工的建立时期(1952-1957)第23-24页
        2.2.2 哈军工的发展时期(1958-1965)第24-26页
        2.2.3 文革前期的哈军工(1966-1970)第26页
    2.3 哈军工的社会贡献第26-29页
        2.3.1 培养大批优秀人才第26-27页
        2.3.2 研制大批科研成果第27页
        2.3.3 创新大学发展道路第27-29页
    2.4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哈军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第30-36页
    3.1 哈军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环境第30-32页
    3.2 哈军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校内环境第32-35页
    3.3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4章 哈军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第36-52页
    4.1 哈军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与作用第36-39页
        4.1.1 哈军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第36-37页
        4.1.2 哈军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第37-39页
    4.2 哈军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念第39-42页
        4.2.1 坚持“又红又专”理念第39-40页
        4.2.2 坚持“教书教人”理念第40页
        4.2.3 坚持“全员育人”理念第40-41页
        4.2.4 坚持“学有榜样”理念第41-42页
    4.3 哈军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第42-46页
        4.3.1 系统规范的基础理论教育第42-44页
        4.3.2 灵活生动的人生观教育第44-45页
        4.3.3 严格正规的军人养成教育第45-46页
    4.4 哈军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第46-48页
        4.4.1 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第46-47页
        4.4.2 榜样示范方法第47-48页
    4.5 哈军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第48-50页
        4.5.1 文化载体第48-49页
        4.5.2 活动载体第49-50页
    4.6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5章 哈军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成功经验第52-66页
    5.1 哈军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第52-55页
        5.1.1 内容具有实用性和广泛性第52-53页
        5.1.2 方法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第53-54页
        5.1.3 主体具有专业性和群众性第54-55页
    5.2 哈军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第55-59页
        5.2.1 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55页
        5.2.2 教育主体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第55-56页
        5.2.3 依靠教师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第56-57页
        5.2.4 重视学生革命的世界观的确立第57页
        5.2.5 注重加强学生品质意志的锻炼第57-58页
        5.2.6 扎实有效的基层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58-59页
    5.3 哈军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及成功原因第59-63页
        5.3.1 哈军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第59-61页
        5.3.2 哈军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功原因第61-63页
    5.4 哈军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局限第63-65页
        5.4.1 过分强调政治的地位与作用第63-64页
        5.4.2 政治运动冲击正常教学秩序第64-65页
    5.5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6章 哈军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当前高校工作的启示第66-76页
    6.1 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保障机制第66-70页
        6.1.1 全员育人第66-67页
        6.1.2 全过程育人第67-69页
        6.1.3 全方位育人第69-70页
    6.2 充分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作用第70-73页
        6.2.1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第71-72页
        6.2.2 发挥党支部的重要作用第72-73页
    6.3 丰富实践教育活动第73-75页
        6.3.1 开展义务劳动第73-74页
        6.3.2 开展社会实践第74-75页
    6.4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结论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80-81页
致谢第81-82页
附录第82-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化背景下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下一篇:高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