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7页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7-20页 |
1.3.1 论文的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0-21页 |
第2章 企业管理层收购及其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 | 第21-35页 |
2.1 管理层收购的发展和实现方式 | 第21-25页 |
2.1.1 管理层收购的产生 | 第21页 |
2.1.2 管理层收购的发展 | 第21-23页 |
2.1.3 管理层收购的实现方式 | 第23-25页 |
2.2 公司治理的结构、机制和效率 | 第25-28页 |
2.2.1 公司治理结构 | 第25-26页 |
2.2.2 公司治理机制 | 第26-28页 |
2.2.3 公司治理效率 | 第28页 |
2.3 管理层收购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机制 | 第28-34页 |
2.3.1 企业管理层收购对治理效率的作用关系 | 第28-32页 |
2.3.2 企业管理层收购对治理效率影响的外部环境 | 第32-3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国有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治理效率评价指标和方法 | 第35-43页 |
3.1 治理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第35-36页 |
3.1.1 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司治理原则 | 第35页 |
3.1.2 世界银行公司治理原则 | 第35-36页 |
3.1.3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 | 第36页 |
3.2 治理效率评价指标选取的标准 | 第36-37页 |
3.3 治理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7-40页 |
3.3.1 股权结构评价 | 第37-38页 |
3.3.2 董事会有效性评价 | 第38页 |
3.3.3 财务绩效评价 | 第38-39页 |
3.3.4 管理层评价 | 第39-40页 |
3.4 国有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治理效率评价方法 | 第40-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国有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治理效率实证分析 | 第43-60页 |
4.1 国有上市公司治理效率评价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43页 |
4.1.1 研究样本的选择 | 第43页 |
4.1.2 研究样本的数据来源 | 第43页 |
4.2 样本公司MBO概况及变量描述性统计 | 第43-48页 |
4.2.1 国有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概况 | 第43-45页 |
4.2.2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 | 第45-48页 |
4.3 管理层收购对国有上市公司治理效率单项指标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8-49页 |
4.4 管理层收购对国有上市公司整体治理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9-57页 |
4.4.1 因子分析适合度检验 | 第50页 |
4.4.2 构造因子变量 | 第50-52页 |
4.4.3 因子变量的命名解释 | 第52-54页 |
4.4.4 计算因子得分 | 第54-57页 |
4.5 对实证结果的分析 | 第57-5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5章 中国与美国管理层收购对治理效率影响的比较及启示 | 第60-65页 |
5.1 中美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对治理效率影响的比较 | 第60-62页 |
5.1.1 收购动因及其影响的比较 | 第60页 |
5.1.2 收购模式及其影响的比较 | 第60-61页 |
5.1.3 收购定价及其影响的比较 | 第61页 |
5.1.4 融资方式及其影响的比较 | 第61-62页 |
5.1.5 管理层收购后的节税效应及其影响比较 | 第62页 |
5.2 美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提升治理效率的启示 | 第62-64页 |
5.2.1 产权改革是我国通过实施管理层收购以提升治理效率的前提 | 第62-63页 |
5.2.2 完善MBO收购模式是提升治理效率的关键 | 第63页 |
5.2.3 保障管理层收购的定价公平、公允是治理效率提升的基础 | 第63页 |
5.2.4 促进融资方式多元化是保障治理效率提升的手段 | 第63-64页 |
5.2.5 信息公开机制是改善公司治理的制度保障 | 第6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6章 促进治理效率提升的国有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策略 | 第65-73页 |
6.1 管理层收购前应采取的策略 | 第65-67页 |
6.1.1 合理选择被收购方 | 第65-66页 |
6.1.2 选择具有高素质管理层的企业作为收购方 | 第66-67页 |
6.1.3 建设充分竞争的经理人市场 | 第67页 |
6.2 管理层收购后应采取的策略 | 第67-69页 |
6.2.1 管理层收购后的整合 | 第67-68页 |
6.2.2 加强外部监管 | 第68页 |
6.2.3 加强内部监管 | 第68-69页 |
6.3 完善管理层收购环境和机制的策略 | 第69-72页 |
6.3.1 相关环境的完善策略 | 第69-70页 |
6.3.2 完善管理层收购的融资机制 | 第70-72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结论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