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NHC催化烯酮环加成反应机理与3d过渡金属化合物键能的密度泛函研究

中文摘要第4-9页
Abstract第9-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33页
    1.1 密度泛函理论简介第17-26页
        1.1.1 Hartree-Fock方程第17-19页
        1.1.2 Hohenberg-Kohn定理第19-21页
        1.1.3 Kohn-Sham密度泛函理论第21-23页
        1.1.4 密度泛函的“雅各布梯”第23-26页
        1.1.5 密度泛函理论的现状及未来展望第26页
    1.2 氮杂环卡宾第26-33页
        1.2.1 氮杂环卡宾与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剂第27-29页
        1.2.2 氮杂环卡宾有机催化剂第29-33页
第二章 NHC催化烯酮与氮-苯甲酰基二氮烯[4+2]环加成反应的理论研究:机理与立体选择性第33-52页
    2.1 引言第33-37页
    2.2 计算细节第37-38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8-51页
        2.3.1 两种催化剂的几何结构优化第40页
        2.3.2 反应机理第40-49页
            2.3.2.1 “烯酮优先”机理(Mechanism A)第41-44页
            2.3.2.2 “二氮烯优先”机理(Mechanism B)第44-49页
        2.3.3 对映体选择性第49-51页
            2.3.3.1 文献给出的解释第49-50页
            2.3.3.2 对映体选择性决定步骤第50-51页
    2.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三章 NHC催化烯酮与CS2的[2+2+2]多分子环加成反应机理与立体选择性的DFT研究第52-76页
    3.1 引言第52-58页
    3.2 计算细节第58-61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61-74页
        3.3.1 第一步:Cata与R1加成反应第61-64页
        3.3.2 第二步:(E/Z)-M1与R2的反应第64-68页
            3.3.2.1 反应类型第64-67页
            3.3.2.2 反应机理第67-68页
        3.3.3 第三步:闭环反应(形式上为[4+2]环加成反应)第68-70页
        3.3.4 第四步:催化剂再生循环第70页
        3.3.5 Cata D的反应机理第70-74页
    3.4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四章 现有xc泛函近似方法计算已知可靠实验值的3d过渡金属化合物平均键能准确性的研究第76-116页
    4.1 引言第76-78页
    4.2 交换相关(xc)泛函第78-82页
    4.3 数据库第82-85页
    4.4 理论和计算细节第85-89页
        4.4.1 理论第85-88页
        4.4.2 计算细节第88-89页
    4.5 结果与讨论第89-114页
    4.6 本章小结第114-116页
第五章 多数现有交换相关泛函计算V_2分子键能结果误差较大的原因探索第116-151页
    5.1 引言第116-120页
    5.2 键能第120-122页
    5.3 分子轨道能级图第122-123页
    5.4 计算细节第123-127页
    5.5 结果与讨论第127-142页
        5.5.1 τ-HCTHhyb的分子轨道能级图第129-130页
        5.5.2 M06-L,OreLYP和τ-HCTH的分子轨道能级图第130-132页
        5.5.3 MPWlB95的分子轨道能级图第132-133页
        5.5.4 导致大多数xc泛函计算V_2键能结果误差较大的原因第133-142页
    5.6 本章小结第142-144页
    本章附录第144-151页
第六章 总结第151-154页
个人简历及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第154-157页
    个人简历第154-155页
    发表论文第155-157页
致谢第157-159页
参考文献第159-172页

论文共1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沉积Sn-SiC纳米复合镀层及其可焊性研究
下一篇:冲击电压下长空气间隙正极性流注放电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