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航空仪表、航空设备、飞行控制与导航论文--飞行控制系统与导航论文--飞行控制论文

微小型共轴直升机姿态扰动抑制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3-23页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14-20页
        1.2.1 微小型飞行器姿态扰动抑制研究第14-18页
        1.2.2 生物的主动姿态扰动抑制方法研究第18-19页
        1.2.3 控制方法研究第19-20页
        1.2.4 存在的问题第20页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组织结构第20-23页
第2章 微小型共轴直升机平衡锤被动姿态扰动抑制第23-34页
    2.1 前言第23页
    2.2 平衡锤第23-24页
    2.3 MuFly微小型共轴直升机第24-25页
    2.4 平衡锤的姿态扰动抑制方案第25-26页
    2.5 平衡锤的被动姿态扰动抑制仿真第26-33页
        2.5.1 平衡锤的脉冲姿态扰动抑制第26-27页
        2.5.2 平衡锤的阶跃姿态扰动抑制第27-29页
        2.5.3 平衡锤的正弦姿态扰动抑制第29-30页
        2.5.4 平衡锤的高斯姿态扰动抑制第30-32页
        2.5.5 平衡锤的扫频姿态扰动抑制第32-33页
    2.6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3章 微小型共轴直升机主动姿态扰动抑制方法第34-53页
    3.1 前言第34页
    3.2 生物的主动姿态扰动抑制方法第34-36页
    3.3 主动姿态扰动抑制的方法对比第36-52页
        3.3.1 电磁驱动摆第37-40页
        3.3.2 惯性反应轮第40-43页
        3.3.3 风阻反应轮第43-50页
        3.3.4 主动扰动抑制方法对比分析第50-51页
        3.3.5 反应轮功率驱动器第51-52页
    3.4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4章 仿生反应轮动力学系统建模及分析第53-82页
    4.1 前言第53页
    4.2 微小型共轴直升机主动姿态扰动抑制方案第53-56页
        4.2.1 微小型共轴直升机主动扰动抑制方案设计第53-54页
        4.2.2 仿生反应轮微小型共轴直升机总体方案设计第54-55页
        4.2.3 飞行模式设计第55-56页
    4.3 仿生惯性反应轮微小型共轴直升机动力学建模第56-74页
        4.3.1 坐标系定义第56-58页
        4.3.2 悬挂的惯性仿生反应轮微小型共轴直升机动力学建模第58-63页
        4.3.3 仿生惯性反应轮微小型共轴直升机建模第63-74页
    4.4 惯性反应轮不倒翁建模第74-78页
    4.5 风阻反应轮机器人建模第78-80页
    4.6 惯性反应轮及风阻反应轮动力学系统模型分析第80-81页
    4.7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第5章 仿生反应轮微小型共轴直升机的主动姿态扰动抑制控制第82-115页
    5.1 前言第82页
    5.2 姿态扰动抑制控制方法第82-91页
        5.2.1 PID控制方法第82-83页
        5.2.2 LADRC控制方法第83-91页
    5.3 仿生反应轮主动姿态扰动抑制控制第91-113页
        5.3.1 仿生反应轮主动姿态扰动抑制的PID控制第91-103页
        5.3.2 仿生反应轮主动姿态扰动抑制的LADRC控制第103-113页
    5.4 仿生反应轮姿态扰动抑制控制的性能对比第113-114页
    5.5 本章小结第114-115页
总结第115-117页
参考文献第117-125页
附件A 悬挂的微小型共轴直升机平衡锤扰动抑制第125-130页
    A.1 螺旋桨及平衡锤不作用第125-127页
    A.2 螺旋桨及平衡锤均作用第127-128页
    A.3 平衡锤作用第128-129页
    A.4 小节第129-130页
附件B 倒立摆不倒翁的动力学建模第130-134页
附件C IEEE ROBIO 2015 最佳论文提名第134-13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第135-137页
致谢第137-139页
作者简介第139页

论文共1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刻槽弹体高速侵彻混凝土响应特性研究
下一篇: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无人机自主避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