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11页 |
1.5 研究框架图 | 第11-13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3-23页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2.2.1 绩效预算的起源及内涵 | 第14-15页 |
2.2.2 绩效预算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2.2.3 高校绩效预算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2.3 绩效预算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 第19-23页 |
2.3.1 绩效管理思想的历史渊源 | 第19-20页 |
2.3.2 绩效预算在我国的法律沿革 | 第20-21页 |
2.3.3 绩效预算在我国的实践探索 | 第21-23页 |
第3章 高校绩效预算与绩效评价理论体系 | 第23-33页 |
3.1 高校绩效预算 | 第23-25页 |
3.1.1 高校绩效预算的内涵 | 第23页 |
3.1.2 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3-24页 |
3.1.3 高校实施绩效预算的必要性 | 第24-25页 |
3.2 高校绩效评价 | 第25-27页 |
3.2.1 高校绩效评价与绩效预算的关系 | 第25-26页 |
3.2.2 高校绩效评价方法与平衡计分卡 | 第26-27页 |
3.2.3 绩效评价标准 | 第27页 |
3.3 高校绩效预算实施路径 | 第27-33页 |
3.3.1 绩效预算环境的培育 | 第27-28页 |
3.3.2 试点先行的改革方式 | 第28页 |
3.3.3 制度体系建设 | 第28-30页 |
3.3.4 绩效评价 | 第30-31页 |
3.3.5 信息公开制度 | 第31-33页 |
第4章 高校绩效预算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33-49页 |
4.1 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3-42页 |
4.1.1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第33页 |
4.1.2 初始指标的选择 | 第33-35页 |
4.1.3 调查问卷设计及分析 | 第35-39页 |
4.1.4 最终确立的指标体系 | 第39-42页 |
4.2 权重的确定 | 第42-46页 |
4.2.1 权重的确定方法 | 第42-43页 |
4.2.2 基于BSC的四个维度权重的确定 | 第43页 |
4.2.3 基于G1法的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3-46页 |
4.3 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 | 第46-49页 |
第5章 案例分析 | 第49-57页 |
5.1 T高校基本情况概述 | 第49-50页 |
5.1.1 T高校基本情况 | 第49页 |
5.1.2 T高校财务状况 | 第49-50页 |
5.2 T校绩效预算评价指标横向对比 | 第50-55页 |
5.2.1 样本选取及绩效预算评价得分 | 第50-54页 |
5.2.2 T高校绩效预算横向对比结果分析 | 第54-55页 |
5.3 T校绩效预算评价指标纵向对比 | 第55-57页 |
5.3.1 T高校2011年至2013年绩效预算指标值 | 第55页 |
5.3.2 T高校绩效预算纵向对比结果分析 | 第55-57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3-65页 |
附录A:高校绩效预算调研问卷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