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1.2.1 青贮玉米品种选择的重要性 | 第11-12页 |
1.2.2 播期对青贮玉米的影响 | 第12页 |
1.2.3 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的影响 | 第12-13页 |
1.2.4 施肥对青贮玉米的影响 | 第13页 |
1.3 小结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北疆地区复播青贮玉米品种筛选 | 第14-19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4-15页 |
2.1.1 试验地概况 | 第14页 |
2.1.2 试验材料 | 第14页 |
2.1.3 试验设计 | 第14页 |
2.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14-15页 |
2.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15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15-17页 |
2.2.1 不同品种青贮玉米物候期比较 | 第15-16页 |
2.2.2 不同品种青贮玉米生物性状比较 | 第16页 |
2.2.3 不同品种青贮玉米产量与品质比较 | 第16-17页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17-19页 |
第三章 不同播期对青贮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第19-24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19-20页 |
3.1.1 试验地概况 | 第19页 |
3.1.2 试验材料 | 第19页 |
3.1.3 试验设计 | 第19-20页 |
3.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20页 |
3.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0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20-23页 |
3.2.1 不同播期对青贮玉米生长规律的影响 | 第20-21页 |
3.2.2 不同播期对青贮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第21页 |
3.2.3 不同播期对青贮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第21-22页 |
3.2.4 气候条件对青贮玉米的影响 | 第22-23页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23-24页 |
第四章 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第24-29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24-25页 |
4.1.1 试验地概况 | 第24页 |
4.1.2 试验材料 | 第24页 |
4.1.3 试验设计 | 第24-25页 |
4.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25页 |
4.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5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25-28页 |
4.2.1 不同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生育进程的影响 | 第25-26页 |
4.2.2 不同种植密度下青贮玉米叶面积动态特征 | 第26页 |
4.2.4 不同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单株干穗重的影响 | 第26-27页 |
4.2.5 不同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产量和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 第27-28页 |
4.3 讨论与结论 | 第28-29页 |
第五章 复种青贮玉米施肥技术的研究 | 第29-35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0页 |
5.1.1 试验地概况 | 第29页 |
5.1.2 试验材料 | 第29页 |
5.1.3 试验设计 | 第29-30页 |
5.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30页 |
5.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0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30-34页 |
5.2.1 不同施肥处理对青贮玉米植株性状的影响 | 第30-31页 |
5.2.2 不同施肥处理对青贮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第31页 |
5.2.3 不同施肥处理对青贮玉米单株各器官干重的影响 | 第31-32页 |
5.2.4 不同施肥处理对青贮玉米产量的影响 | 第32-33页 |
5.2.5 不同施肥处理下青贮玉米经济效应分析 | 第33-34页 |
5.3 结论与讨论 | 第34-3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5-37页 |
6.1 结论 | 第35-36页 |
6.2 展望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致谢 | 第40-42页 |
作者简介 | 第42-43页 |
导师评阅表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