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绪论 | 第8-17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8-10页 |
1.1.1 循环经济概述 | 第8-9页 |
1.1.2 再制造的兴起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生命周期评价理论 | 第10-11页 |
1.2.2 生命周期评价在机械装备再制造中的应用 | 第11-13页 |
1.2.3 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的环境影响研究 | 第13-14页 |
1.3 课题来源、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15页 |
1.3.1 课题来源 | 第14页 |
1.3.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15页 |
1.4 课题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2 生命周期评价理论体系 | 第17-27页 |
2.1 生命周期评价定义 | 第17页 |
2.2 生命周期评价技术框架与内容 | 第17-20页 |
2.2.1 整体技术框架 | 第17-20页 |
2.2.2 生命周期评价体系的局限性 | 第20页 |
2.3 基于时间折扣的生命周期清单分析方法 | 第20-24页 |
2.4 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建模 | 第24-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新品制造与再制造压缩机转子生命周期评价 | 第27-51页 |
3.1 PCL803离心压缩机概述 | 第27-28页 |
3.2 目标定义与边界划分 | 第28-31页 |
3.2.1 研究目标 | 第28-29页 |
3.2.2 功能单元 | 第29页 |
3.2.3 边界划分 | 第29-31页 |
3.3 生命周期清单分析 | 第31-40页 |
3.3.1 数据来源与质量 | 第31-32页 |
3.3.2 新品制造压缩机转子清单分析 | 第32-37页 |
3.3.3 再制造压缩机转子清单分析 | 第37-40页 |
3.3.4 新品制造与再制造压缩机转子清单对比 | 第40页 |
3.4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 第40-45页 |
3.4.1 分类 | 第40-41页 |
3.4.2 特征化 | 第41-43页 |
3.4.3 标准化 | 第43-44页 |
3.4.4 加权评估 | 第44-45页 |
3.5 结果解释 | 第45-50页 |
3.5.1 重大问题识别 | 第45-48页 |
3.5.2 评估 | 第48-50页 |
3.5.3 改善意见 | 第5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4 动态生命周期评价 | 第51-64页 |
4.1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生命周期模型 | 第51-61页 |
4.1.1 系统分析 | 第52页 |
4.1.2 结构分析 | 第52-55页 |
4.1.3 方程式的建立 | 第55-56页 |
4.1.4 参数的确定 | 第56-59页 |
4.1.5 模型的模拟与评估 | 第59-61页 |
4.2 新品制造与再制造压缩机转子环境影响对比的演变规律 | 第61-6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64-65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附录A 源于CLCD的转子生命周期部分单元过程清单数据 | 第72-73页 |
附录B 生命周期阶段对清单数据贡献率 | 第73-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