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前言 | 第12-14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12-13页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1 选题目的 | 第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4-27页 |
2.1 相关概念研究 | 第15-16页 |
2.1.1 网球发球、发球成功及发球失误的界定 | 第15页 |
2.1.2 动作学习理论中涉及到的参数 | 第15-16页 |
2.2 国内对网球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2.2.1 正反手技术 | 第16页 |
2.2.2 网前截击、削球技术 | 第16-17页 |
2.2.3 高压球技术 | 第17页 |
2.2.4 网球接、发球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2.3 网球发球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2.4 网球发球技术生物力学的实验研究 | 第19-23页 |
2.5 小结 | 第23页 |
2.6 基于动作学习理论对网球发球动作的研究 | 第23-24页 |
2.6.1 理论背景 | 第23-24页 |
2.6.2 基于动作学习理论对网球发球动作的分析与研究 | 第24页 |
2.7 国外对网球发球技术的研究 | 第24-26页 |
2.8 小结 | 第26页 |
2.9 预期结果与意义 | 第26-27页 |
2.9.1 预期结果 | 第26页 |
2.9.2 研究意义 | 第26-27页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27-34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27-28页 |
3.2 研究思路 | 第28-29页 |
3.3 研究方法 | 第29-34页 |
3.3.1 实验数据采集 | 第29-30页 |
3.3.2 实验数据整理 | 第30-34页 |
3.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4页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34-77页 |
4.1 网球发球过程中身体重心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及时间特征 | 第35-45页 |
4.1.1 职业组发球过程中身体重心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及时间特征 | 第35-40页 |
4.1.2 非职业组运动员发球过程中身体重心的位移、速度及运动时间特征 | 第40-45页 |
4.2 发球过程中不同时刻身体各关节角度、角速度及角加速度特征 | 第45-60页 |
4.2.1 职业组运动员发球过程中不同时刻身体各关节角度、角速度及角加速度特征 | 第45-53页 |
4.2.2 非职业组网球运动员发球过程中不同时刻各关节角度、角速度及角加速度 | 第53-60页 |
4.3 网球运动员发球过程中不同时刻球拍的运动学特征 | 第60-63页 |
4.3.1 职业组网球运动员发球过程中不同时刻球拍位移、速度及加速度特征 | 第60-62页 |
4.3.2 非职业组网球运动员发球过程中不同时刻球拍的位移、速度及加速度特征 | 第62-63页 |
4.4 职业-非职业组内相同运动员之间竖拍时刻的运动学特征 | 第63-68页 |
4.4.1 职业-非职业组内各运动员竖拍时刻膝关节的运动学特征 | 第63-65页 |
4.4.2 职业-非职业组内各运动员竖拍时刻躯干扭转角运动学特征 | 第65-68页 |
4.5 不同组别网球运动员在最大搔背动作时刻的主要关节角度统计 | 第68页 |
4.6 职业-非职业组组内及组间各运动员挥拍击球时刻的相关运动学参数特征 | 第68-74页 |
4.6.1 不同组别网球运动员在挥拍击球时刻的相关参数特征 | 第68-71页 |
4.6.2 不同组别网球运动员在挥拍击球时刻的主要关节角度统计 | 第71-72页 |
4.6.3 不同组别网球运动员在挥拍击球时刻的主要环节速度统计 | 第72-74页 |
4.7 对影响发球成功与失误的运动学指标进行分析 | 第74-77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77-78页 |
5.1 结论 | 第77页 |
5.2 建议 | 第77-78页 |
6 致谢 | 第78-79页 |
7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8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