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缩略词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6页 |
1.1 水稻叶片衰老简述 | 第12-14页 |
1.1.1 水稻叶片衰老的基本特征 | 第12-13页 |
1.1.2 水稻叶片衰老的机制 | 第13-14页 |
1.2 水稻叶片衰老的影响因素 | 第14-18页 |
1.2.1 水稻叶片衰老的内因素 | 第14-17页 |
1.2.2 水稻叶片衰老的外因素 | 第17-18页 |
1.3 水稻叶片衰老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8-23页 |
1.3.1 叶绿素降解相关基因 | 第18-20页 |
1.3.2 转录调节相关的基因 | 第20-21页 |
1.3.3 蛋白降解相关的基因 | 第21-22页 |
1.3.4 碳水化合物和脂类代谢的基因 | 第22-23页 |
1.4 水稻叶片衰老相关突变体研究 | 第23-24页 |
1.5 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4-26页 |
1.5.1 研究目的 | 第24-25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5页 |
1.5.3 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6-32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6-27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26页 |
2.1.2 化学试剂 | 第26页 |
2.1.3 溶液的配制 | 第26-27页 |
2.2 引物设计 | 第27-28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8-32页 |
2.3.1 水稻总RNA的提取 | 第28-29页 |
2.3.2 cDNA的制备 | 第29页 |
2.3.3 水稻总DNA的提取 | 第29页 |
2.3.4 潮霉素基因(Hpt)的PCR鉴定 | 第29-30页 |
2.3.5 Real-time PCR | 第30-31页 |
2.3.6 黑暗诱导叶片衰老 | 第31页 |
2.3.7 水稻叶片叶绿素的提取及测定 | 第31页 |
2.3.8 ABA敏感性实验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第32-49页 |
3.1 转基因植株的鉴定 | 第32-33页 |
3.2 过表达ISP植株叶片表现延缓衰老的表型 | 第33-35页 |
3.3 转录组测序结果 | 第35-42页 |
3.3.1 野生型和ISP-OE水稻植株差异基因分析 | 第36-37页 |
3.3.2 DEGs的GO和KEGG分类 | 第37-42页 |
3.4 过表达ISP能抑制叶片衰老相关基因的表达 | 第42-44页 |
3.4.1 叶绿素途径 | 第42-43页 |
3.4.2 其它衰老相关途径 | 第43-44页 |
3.5 过表达ISP抑制黑暗诱导的叶片衰老 | 第44-46页 |
3.6 ISP基因调控ABA合成途径 | 第46-49页 |
第四章 讨论与小结 | 第49-52页 |
4.1 ISP可以通过降低SAGs和CDGs的表达抑制叶片衰老 | 第49-50页 |
4.2 ISP基因通过抑制ABA合成来延缓水稻衰老 | 第50-52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2-54页 |
5.1 总结 | 第52-53页 |
5.2 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3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第63页 |
参与科研项目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