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绪论 | 第8-15页 |
|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一)选题的背景 | 第9页 |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 三、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工具 | 第12-13页 |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页 |
| (二)理论分析工具 | 第12-13页 |
| 四、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五、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第一章 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与管理 | 第15-24页 |
| 一、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 第15-19页 |
| (一)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 第15-16页 |
| (二)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活动的主要领域 | 第16-17页 |
| (三)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活动的影响 | 第17-19页 |
| 二、我国对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的管理 | 第19-24页 |
| (一)现行管理体制 | 第19-21页 |
| (二)我国对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的监管措施 | 第21-24页 |
| 第二章 我国对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4-31页 |
| 一、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 第24-27页 |
| (一)对境外非政府组织的监管缺乏责任意识 | 第24-25页 |
| (二)对境外非政府组织多头管理,缺乏协作 | 第25-26页 |
| (三)对境外非政府组织的日常监管虚化 | 第26页 |
| (四)对境外非政府组织的监管效果欠佳 | 第26-27页 |
| 二、监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7-31页 |
| (一)缺乏对总体安全观的深刻认识 | 第27-28页 |
| (二)法律长期缺失,管理体制不顺 | 第28-29页 |
| (三)管理人员不足,管理理念落后 | 第29页 |
| (四)不重视社会监管 | 第29-31页 |
| 第三章 其他国家监管境外非政府组织的模式与启发 | 第31-36页 |
| 一、俄罗斯:多层次立体监管 | 第31-32页 |
| (一)多层次法律管理 | 第31-32页 |
| (二)多机构立体监管 | 第32页 |
| 二、美国:准入宽松,过程严格 | 第32-33页 |
| (一)宽松的准入机制 | 第32-33页 |
| (二)严格的过程控制 | 第33页 |
| 三、澳大利亚:分类监管,社会参与 | 第33-35页 |
| (一)按照法律分类监管 | 第33-34页 |
| (二)社会积极参与监督 | 第34-35页 |
| 四、日本:严格监管,税收优惠 | 第35-36页 |
| (一)准入严格,活动受限 | 第35页 |
| (二)税收优惠,政府支持 | 第35-36页 |
| 第四章 完善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监管的对策性建议 | 第36-42页 |
| 一、提高安全意识,全民关心 | 第36-37页 |
| 二、推进监管立法,依法监管 | 第37-38页 |
| 三、实施分类指导,奖罚分明 | 第38-39页 |
| 四、注重监管过程,加强评估 | 第39-42页 |
| 结论 | 第42-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