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0-14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4-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4-15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研究创新及主要工作 | 第16-17页 |
1.4 本文结构安排 | 第17-18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8-20页 |
第二章 D2D通信和随机几何 | 第20-32页 |
2.1 D2D通信简介 | 第20-23页 |
2.1.1 D2D通信关键技术 | 第20-21页 |
2.1.2 D2D通信的优势与缺陷 | 第21-22页 |
2.1.3 D2D通信的应用 | 第22-23页 |
2.2 随机几何简介 | 第23-28页 |
2.2.1 泊松点过程简介 | 第24-26页 |
2.2.2 泊松点过程的应用 | 第26-28页 |
2.3 物理层安全简介 | 第28-31页 |
2.3.1 信息论安全基础 | 第28-30页 |
2.3.2 安全容量和安全速率 | 第30-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下行链路中多跳D2D通信的资源分配及优化 | 第32-42页 |
3.1 系统模型 | 第32-33页 |
3.1.1 网络模型 | 第32页 |
3.1.2 信道模型 | 第32-33页 |
3.2 理论结果 | 第33-36页 |
3.2.1 覆盖率 | 第33-35页 |
3.2.2 平均速率 | 第35-36页 |
3.3 数值结果与性能分析 | 第36-41页 |
3.3.1 仿真场景 | 第36页 |
3.3.2 模型校验 | 第36-37页 |
3.3.3 性能分析与优化 | 第37-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基于传输功率控制的上行多跳D2D通信资源优化 | 第42-58页 |
4.1 系统模型 | 第42-45页 |
4.1.1 网络模型 | 第42页 |
4.1.2 信道模型 | 第42-43页 |
4.1.3 功率控制 | 第43-44页 |
4.1.4 连通模型 | 第44-45页 |
4.2 理论结果 | 第45-50页 |
4.2.1 传输功率分布 | 第45-46页 |
4.2.2 成功建立连接 | 第46-47页 |
4.2.3 SINR | 第47-49页 |
4.2.4 覆盖率和平均速率 | 第49-50页 |
4.3 数值结果与性能分析 | 第50-56页 |
4.3.1 仿真场景 | 第50-51页 |
4.3.2 模型校验 | 第51页 |
4.3.3 性能分析与优化 | 第51-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五章 有限区域的物理层安全研究 | 第58-66页 |
5.1 系统模型 | 第58-59页 |
5.1.1 网络模型 | 第58页 |
5.1.2 信号模型 | 第58-59页 |
5.1.3 可达安全速率 | 第59页 |
5.2 理论结果 | 第59-62页 |
5.2.1 圆形区域内的可达安全速率 | 第59-60页 |
5.2.2 正多边形区域内的可达安全速率 | 第60-62页 |
5.3 数值结果与性能分析 | 第62-65页 |
5.3.1 仿真场景 | 第62页 |
5.3.2 模型校验 | 第62-63页 |
5.3.3 性能分析 | 第63-6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6.1 总结 | 第66页 |
6.2 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作者简介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