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无线通信技术概述 | 第10-11页 |
·模数转换器的发展 | 第11-12页 |
·基准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本论文的内容结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基准源理论基础 | 第16-30页 |
·主要技术指标 | 第16-18页 |
·基准源的分类 | 第18-22页 |
·齐纳二极管基准源 | 第19-20页 |
·带隙基准源 | 第20-21页 |
·XFET 基准源 | 第21-22页 |
·带隙基准源的原理基础 | 第22-24页 |
·双极晶体管的负温度系数电压V_(BE) | 第22-23页 |
·双极晶体管的正温度系数电压ΔV_(BE) | 第23-24页 |
·带隙基准电压源 | 第24页 |
·带隙基准源的高阶补偿技术 | 第24-29页 |
·高阶项消除技术 | 第25-26页 |
·输出曲线平坦化技术 | 第26-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用于时间交织超高速ADCs 的基准源研究与设计 | 第30-55页 |
·8 位1.6G 时间交织结构超高速模数转换器介绍 | 第30-35页 |
·折叠结构模数转换器 | 第30-31页 |
·内插结构模数转换器 | 第31页 |
·折叠内插结构模数转换器 | 第31-32页 |
·时间交织结构模数转换器 | 第32-34页 |
·本课题所设计的超高速ADCs 结构 | 第34-35页 |
·高PSRR 高精度带隙基准电压源设计 | 第35-38页 |
·高阶项补偿的带隙基准电压源 | 第35-37页 |
·PSRR 的提高设计 | 第37-38页 |
·运算放大器的选择和设计 | 第38-44页 |
·运算放大器的比较 | 第38-41页 |
·适合基准源的运算放大器 | 第41-43页 |
·运放的设计和仿真 | 第43-44页 |
·启动电路的设计 | 第44-45页 |
·启动电路的设计要求 | 第44页 |
·启动电路的工作原理 | 第44-45页 |
·基准电压源电路的仿真分析 | 第45-49页 |
·温度系数仿真分析 | 第46-47页 |
·电源电压调整率仿真分析 | 第47页 |
·电源抑制比PSRR 的仿真分析 | 第47-48页 |
·启动时间的仿真分析 | 第48-49页 |
·工艺角的仿真分析 | 第49页 |
·输出缓冲器的分析与建模 | 第49-54页 |
·ADC 系统中基准源负载的分类 | 第49-51页 |
·基准源对输出缓冲器的要求 | 第51-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用于高速高精度ADCs 的基准源研究与设计 | 第55-74页 |
·流水线结构高速高精度ADCs 介绍 | 第55-58页 |
·采用相关双采样技术的采样保持(CDS-S/H)电路 | 第56-57页 |
·冗余位校正(RSD Calibration)的Sub-ADC 电路 | 第57页 |
·Multiplying DAC 电路 | 第57-58页 |
·14bits 100Msps 流水线模数转换器的结构设计 | 第58-59页 |
·基准源误差对Pipeline ADCs 的影响 | 第59-62页 |
·基准源在Pipeline ADCs 中的作用 | 第59页 |
·基准源误差对子ADC 的影响 | 第59-61页 |
·基准源误差对MDAC 的影响 | 第61-62页 |
·低压低温漂带隙基准电压源的设计 | 第62-67页 |
·低电源电压的分析与设计 | 第62-63页 |
·低压高增益运算放大器的分析与设计 | 第63-64页 |
·曲线平坦化技术 | 第64-67页 |
·曲率补偿电路的具体实现 | 第67页 |
·低压低温漂基准电压源整体电路的仿真分析 | 第67-70页 |
·温度系数仿真分析 | 第67-69页 |
·电源电压调整率仿真分析 | 第69页 |
·电源抑制比仿真分析 | 第69-70页 |
·工艺角仿真 | 第70页 |
·输出缓冲器的建模与仿真 | 第70-73页 |
·输出缓冲器在流水线ADCs 中的负载电容模型 | 第70-72页 |
·MATLAB 仿真结果分析 | 第72-73页 |
·总结 | 第73-74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