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从公共治理论我国村民委员会民主选举--以上海市松江区为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绪论第13-15页
第一章 村委会民主选举的背景及其发展历程第15-24页
    第一节 村委会和村委会民主选举的含义及定位第15-17页
        一、村委会的含义第15页
        二、村委会的定位第15-17页
        三、村委会民主选举的含义第17页
        四、村委会民主选举的程序第17页
    第二节 村委会民主选举与公共治理的关系第17-19页
        一、村委会民主选举与政府公共治理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第17-18页
        二、村委会实行民主选举是公共治理活动的必然选择第18页
        三、公共治理使村务治理方式取得历史性变革第18-19页
    第三节 村委会民主选举的意义第19-21页
        一、村委会实行民主选举可以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积累经验第19-20页
        二、村委会实行民主选举是基层群众履行民主权利的重要途径第20页
        三、村委会实行民主选举是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创造力的有效途径第20-21页
    第四节 我国村委会民主选举的发展历程第21-23页
    第五节 上海市村委会民主选举的发展历程第23-24页
第二章 公共治理理论下村委会民主选举的实质第24-29页
    第一节 村委会民主选举是实现公共治理的一种有效途径第24-25页
    第二节 村委会民主选举是履行公共决策的一种主要形式第25-27页
    第三节 村委会民主选举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内涵第27-29页
第三章 上海市松江区村委会民主选举的现状第29-33页
    第一节 松江区2006 年度村委会民主选举的基本情况第29-30页
        一、参选概况第29-30页
        二、选举产生的村委会情况及成员组成情况第30页
    第二节 松江区2006 年度村委会民主选举的特点第30-31页
        一、选举成功率高第30-31页
        二、选举的民主程度高第31页
        三、选民参与度广第31页
    第三节 松江区2006 年度村委会民主选举的成效第31-33页
        一、村委会成员平均年龄下降第31页
        二、村委会成员平均文化程度提高第31-32页
        三、村两委“一肩挑”的比例有所上升第32-33页
第四章 村委会民主选举存在的问题第33-42页
    第一节 部分法律法规还有待进一步明确和完善第33-36页
        一、在选举资格的认定上面临困难第33-34页
        二、在有选举权村民的登记上面临困难第34页
        三、在选举效力的确认上面临困难第34-36页
    第二节 民主选举的成本过大第36-37页
    第三节 村委会在选举过程中还存在不公平性第37-39页
        一、如何有效解决贿选问题第37-38页
        二、如何有效解决误工补贴的发放问题第38-39页
    第四节 选举方式比较单一第39页
    第五节 基层群众参与民主选举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第39-42页
第五章 村委会民主选举若干问题的思考与建议第42-52页
    第一节 健全相关制度,在法律层面规范村委会的民主选举第42-44页
        一、明确授权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界定村民资格第42-43页
        二、引入“选民”概念,修订选举效力的认定标准第43-44页
    第二节 控制选举成本,在资金层面规范村委会的民主选举第44-46页
        一、深入推进村民自治第44页
        二、注重日常管理第44-45页
        三、积极创新选举模式第45页
        四、简化选举程序第45页
        五、积极推进选举改革第45-46页
    第三节 确保公平公正,在实践层面规范村委会的民主选举第46-47页
        一、明确贿选的定义及对贿选的处罚措施第46页
        二、规范村委会民主选举的各个环节第46页
        三、严格控制误工补贴的发放第46-47页
    第四节 拓展选举模式,在制度层面规范村委会的民主选举第47-50页
        一、传统模式第47页
        二、无候选人模式第47-48页
        三、班子选举模式第48页
        四、定岗选举模式第48-49页
        五、组合选举模式第49-50页
    第五节 加大工作力度,在操作层面规范村委会的民主选举第50-52页
        一、进一步加强区级层面的组织能力第50页
        二、进一步加强镇级层面的意识培育第50-51页
        三、进一步加强村级层面的自治水平第51-52页
结语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附录第56-57页
致谢第57-5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劳动教养社区矫治
下一篇:IP over WDM系统在城域网中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