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集中交易系统应用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1-16页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1 证券市场现状第12-13页
        1.2.2 证券交易系统现状第13-15页
    1.3 论文的研究路径第15-16页
第2章 证券公司交易模式的演变与原因第16-27页
    2.1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交易模式的推动第16-19页
        2.1.1 交易所证券通讯系统的历史回顾第16-17页
        2.1.2 证券交易所与券商通讯系统的现状第17页
        2.1.3 信息系统的发展对交易模式的推动第17-19页
    2.2 证券市场对交易模式的影响第19页
    2.3 证券公司的竞争对交易模式的要求第19-21页
        2.3.1 证券公司的竞争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第19-20页
        2.3.2 证券公司关心的三大因素第20-21页
    2.4 国外券商经营模式的转变第21-27页
        2.4.1 美国券商经营模式第21-22页
        2.4.2 美林模式第22-23页
        2.4.3 网上网下两条腿走路的嘉信模式第23-24页
        2.4.4 日本券商第24-25页
        2.4.5 韩国券商第25-27页
第3章 证券业集中交易模式第27-34页
    3.1 集中交易分析第27-29页
        3.1.1 集中交易的概念第27-28页
        3.1.2 交易模式比较第28-29页
    3.2 证券公司早期分散式管理模式第29-30页
    3.3 集中交易模式的推出及实施集中交易所面临的问题第30-34页
        3.3.1 集中交易模式的提出第30页
        3.3.2 集中交易的优势第30-32页
        3.3.3 实施集中交易所面临的问题第32-34页
第4章 集中交易模式设计第34-50页
    4.1 设计背景第34页
    4.2 设计原则第34-35页
    4.3 设计目标第35-36页
    4.4 系统网络结构第36-38页
        4.4.1 运行中心第36-37页
        4.4.2 灾备中心第37页
        4.4.3 接入中心第37页
        4.4.4 证券营业部第37-38页
    4.5 系统功能特点第38-41页
        4.5.1 权限控制第38页
        4.5.2 完善的资金与证券控制第38页
        4.5.3 基于数据仓库技术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功能第38-39页
        4.5.4 异地灾难备份与交易接管第39页
        4.5.5 多级的数据监管及完善的网络管理第39-40页
        4.5.6 自定义报表、单据第40页
        4.5.7 混业经营的趋势第40页
        4.5.8 代理性炒股第40页
        4.5.9 自由佣金第40-41页
        4.5.10 客户成本统计第41页
        4.5.11 经纪人制度与客户经理第41页
    4.6 安全与风险控制第41-43页
        4.6.1 过程安全第41-42页
        4.6.2 权限管理第42-43页
        4.6.3 实时监控第43页
        4.6.4 业务稽核第43页
        4.6.5 实时备份第43页
    4.7 灾备中心设计第43-45页
        4.7.1 联合证券灾难备份中心方案第43-44页
        4.7.2 联合证券灾难备份系统建设方案第44-45页
    4.8 软件实现第45-50页
        4.8.1 “金证”软件第45-47页
        4.8.2 基于“金证”软件的集中式交易软件的体系结构第47-48页
        4.8.3 集中式交易软件原型第48-50页
第5章 集中交易模式在证券公司的具体实施与分析第50-85页
    5.1 工程实施计划第50-52页
        5.1.1 系统准备阶段第50页
        5.1.2 实施阶段第50页
        5.1.3 联合证券方案具体实施时间表第50-52页
    5.2 实施准备阶段第52-55页
        5.2.1 数据准备第52-54页
        5.2.2 环境及其它准备第54-55页
    5.3 具体实施过程第55-85页
        5.3.1 运行中心的选定第55页
        5.3.2 设备、软件的选定第55页
        5.3.3 申请集中交易席位第55页
        5.3.4 完善公司通讯网络第55页
        5.3.5 不同时期的架构图第55-61页
        5.3.6 具体实例第61-85页
第6章 证券公司数据大集中带来的转变第85-94页
    6.1 组织架构的转变第85-87页
        6.1.1 总部组织结构的转变第85页
        6.1.2 营业部组织架构的转变第85-87页
    6.2 经纪业务的转变第87-91页
        6.2.1 现场交易向非现场交易转变第87-88页
        6.2.2 证券交易方式由分散交易转变为集中交易第88-89页
        6.2.3 经营方式从”坐商”模式向证券营销转变第89页
        6.2.4 经营特色由标准化服务向个性化服务转变第89页
        6.2.5 向真正的金融创新主体转变第89-90页
        6.2.6 向以提供理财服务为主转变第90-91页
    6.3 信息技术部的转变第91页
        6.3.1 从单一部门向综合部门转变第91页
        6.3.2 从支持中心向运行中心转变,并成为风险集结地第91页
    6.4 营业部的转变第91-94页
        6.4.1 转变原有证券营业部与总部的关系第91页
        6.4.2 营业部成为成本控制中心第91-92页
        6.4.3 营业部成为金融产品的分销中心第92页
        6.4.4 营业部成为风险控制中心第92-93页
        6.4.5 证券营业部成为证券投资咨询中心第93-94页
第7章 集中交易系统的应用及扩展方向第94-96页
    7.1 集中交易系统的应用第94-95页
        7.1.1 针对小型证券公司第94页
        7.1.2 针对中型证券公司第94页
        7.1.3 针对大型证券公司第94-95页
    7.2 集中交易系统的扩展方向第95-96页
        7.2.1 支持硬件可扩展第95页
        7.2.2 支持软件可扩展第95页
        7.2.3 应用性第95-96页
第8章 结束语第96-97页
参考文献第97-99页
附表1 证券公司名录第99-103页
致谢第103-10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世博信息服务中RFID安全机制与垂直切换研究
下一篇:某省联通短信业务营销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