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一、绪论 | 第9-13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9页 |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三)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0-11页 |
(四) 研究结构安排 | 第11-13页 |
二、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13-24页 |
(一) 电子商务创业的相关研究 | 第13-15页 |
1. 电子商务及电子商务创业内涵 | 第13-14页 |
2. 电子商务创业的优越性 | 第14-15页 |
(二) 创业学习理论概述 | 第15-16页 |
1. 创业学习的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2. 创业学习理论的发展 | 第16页 |
(三) 动态能力理论概述 | 第16-19页 |
1. 动态能力的内涵 | 第17-18页 |
2. 动态能力理论的形成及演进 | 第18-19页 |
(四) 企业网络理论概述 | 第19-21页 |
1. 企业网络及其作用 | 第19-20页 |
2. 企业网络研究述评 | 第20-21页 |
(五) 创业绩效的相关研究 | 第21-24页 |
1. 创业绩效解析 | 第21-22页 |
2. 创业绩效的测量 | 第22-24页 |
三、研究理论模型及假设 | 第24-34页 |
(一) 理论模型 | 第24-25页 |
(二) 研究变量的维度划分 | 第25-29页 |
1. 电子商务对创业学习维度划分的新要求 | 第25-26页 |
2. 电子商务背景下动态能力的维度划分依据 | 第26-29页 |
(三) 各变量关系假设 | 第29-34页 |
1. 创业学习对创业绩效的影响关系 | 第29-30页 |
2. 动态能力对创业绩效的影响关系 | 第30页 |
3. 创业学习与动态能力的作用关系 | 第30-32页 |
4. 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 | 第32页 |
5. 企业网络的调节作用 | 第32-34页 |
四、案例研究 | 第34-39页 |
(一) 案例选择 | 第34-35页 |
1. 访谈介绍 | 第34页 |
2. 访谈内容 | 第34-35页 |
(二) 案例概况--ebayn伊贝安旗舰店hnp://ebayn.tmall.com | 第35-37页 |
(三) 案例分析 | 第37-38页 |
1. 创业学习 | 第37页 |
2. 动态能力 | 第37页 |
3. 企业网络 | 第37-38页 |
(四) 案例研究总结 | 第38-39页 |
五、统计分析与假设检验 | 第39-62页 |
(一) 统计方法 | 第39-40页 |
1. 调查对象 | 第39页 |
2. 问卷说明 | 第39-40页 |
3. 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 第40页 |
(二)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0-43页 |
1. 数据收集与基本情况统计 | 第40-42页 |
2. 变量描述性统计 | 第42-43页 |
(三) 探索性统计分析 | 第43-48页 |
1. 信度分析 | 第43-44页 |
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44-48页 |
3. 相关分析 | 第48页 |
(四)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第48-60页 |
1. 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49-54页 |
2. 假设检验 | 第54-60页 |
(五) 统计分析总结 | 第60-62页 |
六、结论与启示 | 第62-68页 |
(一) 研究结果讨论 | 第62-64页 |
1. 创业学习与创业绩效的关系 | 第62页 |
2. 动态能力与创业绩效的关系 | 第62-63页 |
3. 创业学习与动态能力的关系 | 第63页 |
4. 动态能力的中介效应 | 第63页 |
5. 企业网络的调节作用 | 第63-64页 |
(二) 本研究对电子商务新创企业的对策建议 | 第64-66页 |
1. 基于创业学习层面:构建学习型创业组织 | 第64-65页 |
2. 基于动态能力层面:加强企业内部动态能力建设 | 第65页 |
3. 基于企业网络层面:扩展企业关系网络 | 第65-66页 |
(三) 本研究的创新、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 第66-68页 |
1. 创新点 | 第66页 |
2. 不足之处 | 第66页 |
3. 未来研究方向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附录一:调查问卷 | 第73-7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