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诉行政执行制度分析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前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非诉行政执行的基础理论分析 | 第11-22页 |
第一节 非诉行政执行的内涵与特点 | 第11-13页 |
一、内涵 | 第11-12页 |
二、特点 | 第12-13页 |
第二节 非诉行政执行的性质 | 第13-17页 |
一、现有观点 | 第13-14页 |
二、分权理论 | 第14-16页 |
三、性质之我见 | 第16-17页 |
第三节 行政强制执行与司法强制执行 | 第17-22页 |
一、行政强制权的形成 | 第17-19页 |
二、司法强制执行的目的 | 第19-20页 |
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必要性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境外相关制度的比较分析 | 第22-27页 |
第一节 司法主导模式 | 第22-24页 |
一、美国 | 第22-23页 |
二、法国 | 第23-24页 |
第二节 行政主导模式 | 第24-25页 |
一、德国 | 第24页 |
二、日本 | 第24页 |
三、我国台湾地区 | 第24-25页 |
第三节 两大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25-27页 |
第三章 非诉行政执行制度的现状分析 | 第27-32页 |
第一节 制度的形成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实施状况 | 第28-29页 |
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 | 第29-32页 |
第四章 若干具体问题的分析 | 第32-41页 |
第一节 受案范围问题 | 第32-34页 |
一、不予受理的确定 | 第32-33页 |
二、关于“诉讼不停止执行” | 第33-34页 |
第二节 审查标准问题 | 第34-38页 |
一、合法性审查 | 第34-35页 |
二、适当性审查 | 第35-38页 |
第三节 和解问题 | 第38-39页 |
第四节 先行执行问题 | 第39-41页 |
第五章 制度完善的设想 | 第41-51页 |
第一节 执行权限的划分 | 第41-43页 |
第二节 执行决定权与执行实施权的分离 | 第43-44页 |
第三节 司法救济途径 | 第44-49页 |
一、无效性审查 | 第45-46页 |
二、听证制度 | 第46-48页 |
三、国家赔偿救济 | 第48-49页 |
第四节 刑事制裁的引入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在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5-56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