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视角的延平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障碍与对策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国外研究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 | 第14-15页 |
1.3 研究目的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5-16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5-16页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2 农产品电商的概念界定和基础理论 | 第18-21页 |
2.1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界定 | 第18页 |
2.2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2.2.1 交易成本理论 | 第18-19页 |
2.2.2 价值链理论 | 第19-21页 |
3 延平区农产品电商发展要素分析 | 第21-27页 |
3.1 区位及交通 | 第21-22页 |
3.2 物流及快递业 | 第22-23页 |
3.2.1 大物流 | 第22-23页 |
3.2.2 冷链物流 | 第23页 |
3.2.3 快递业 | 第23页 |
3.3 辐射区域 | 第23页 |
3.4 网络基础设施 | 第23-24页 |
3.5 农业基础 | 第24-25页 |
3.5.1 农业总体发展情况 | 第24页 |
3.5.2 特色农产品种类 | 第24-25页 |
3.5.3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 | 第25页 |
3.6 电商从业人员 | 第25-27页 |
3.6.1 电商从业人员分布 | 第25-26页 |
3.6.2 电商人才储备 | 第26-27页 |
4 延平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分析 | 第27-33页 |
4.1 延平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趋势 | 第27-30页 |
4.1.1 交易额方面分析 | 第27-28页 |
4.1.2 交易内容方面分析 | 第28-29页 |
4.1.3 企业数量方面分析 | 第29-30页 |
4.2 从平台角度看延平区农产品电商发展 | 第30-31页 |
4.2.1 自建综合性平台 | 第30-31页 |
4.2.2 依托知名第三方平台 | 第31页 |
4.2.3 微营销 | 第31页 |
4.3 从运营角度看延平区农产品电商的发展 | 第31-33页 |
4.3.1 自产自营 | 第31-32页 |
4.3.2 综合商城 | 第32页 |
4.3.3 电商代运营 | 第32-33页 |
5 基于企业视角的延平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障碍 | 第33-39页 |
5.1 外部环境的制约 | 第33-36页 |
5.1.1 特色农产品难标准化 | 第33页 |
5.1.2 物流体系不健全 | 第33-34页 |
5.1.3 电商产业链亟待完善 | 第34页 |
5.1.4 农产品电商人才缺乏 | 第34-35页 |
5.1.5 农产品电商融资环境差 | 第35-36页 |
5.2 内部环境的障碍 | 第36-39页 |
5.2.1 农产品生产企业和生产基地电商基础弱 | 第36-37页 |
5.2.2 冷链物流成本占比过高 | 第37-39页 |
6 国内外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经验借鉴 | 第39-45页 |
6.1 国外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经验 | 第39-41页 |
6.1.1 美国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经验 | 第39-40页 |
6.1.2 日本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经验 | 第40页 |
6.1.3 国外农产品电商案例的启示 | 第40-41页 |
6.2 国内农产品电商的经验 | 第41-45页 |
6.2.1 国内农产品电商运营模式及典型代表 | 第41-42页 |
6.2.2 国内农产品电商案例 | 第42-45页 |
7 延平区农产品电商发展的对策研究 | 第45-50页 |
7.1 改善外部环境的对策 | 第45-47页 |
7.1.1 电商价值链结构强化 | 第45-46页 |
7.1.2 政策引导聚焦 | 第46-47页 |
7.1.3 宣传示范引领 | 第47页 |
7.2 改善内部环境的对策 | 第47-50页 |
7.2.1 清晰产品定位 | 第47页 |
7.2.2 明确发展模式 | 第47-48页 |
7.2.3 品牌化建设 | 第48-49页 |
7.2.4 聚合人才资源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