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苞棘豆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摘 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8页 |
1.1 棘豆属植物研究概况 | 第9-16页 |
1.1.1 化学成分研究 | 第9-14页 |
1.1.2 生物活性研究 | 第14-16页 |
1.2 宽苞棘豆研究概况 | 第16-17页 |
1.2.1 植物学特性 | 第16-17页 |
1.2.2 营养成分研究 | 第17页 |
1.2.3 毒性研究 | 第17页 |
1.3 问题的提出与论文设计思路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8-22页 |
2.1 供试材料 | 第18-19页 |
2.1.1 供试植物材料 | 第18页 |
2.1.2 供试昆虫 | 第18页 |
2.1.3 供试病原菌 | 第18页 |
2.1.4 供试植物 | 第18页 |
2.1.5 主要的仪器与试剂 | 第18-19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19-22页 |
2.2.1 化学成分检测 | 第19页 |
2.2.2 生物活性测定 | 第19-21页 |
2.2.3 除草活性成分提取分离与鉴定 | 第21-22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2-31页 |
3.1 宽苞棘豆化学成分 | 第22-23页 |
3.2 宽苞棘豆的生物活性 | 第23-25页 |
3.2.1 杀虫活性 | 第23页 |
3.2.2 抑菌活性 | 第23页 |
3.2.3 除草活性 | 第23-25页 |
3.3 除草活性成份的分离 | 第25-29页 |
3.3.1 一级柱层析分离 | 第27页 |
3.3.2 二级柱层析分离 | 第27-28页 |
3.3.3 三级柱层析分离 | 第28页 |
3.3.4 四级柱层析分离 | 第28-29页 |
3.4 化合物的活性测定 | 第29页 |
3.5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29-31页 |
3.5.1 化合物1 | 第29页 |
3.5.2 化合物2 | 第29-30页 |
3.5.3 化合物3 | 第30页 |
3.5.4 化合物6 | 第30-31页 |
第四章 讨 论 | 第31-33页 |
4.1 宽苞棘豆的农药生物活性 | 第31页 |
4.2 宽苞棘豆除草活性成分的分离及结构鉴定 | 第31-32页 |
4.3 宽苞棘豆作为植物源除草剂研发的前景 | 第32-33页 |
第五章 小 结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9页 |
附图 | 第39-48页 |
个人简介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