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光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论文--激光技术、微波激射技术论文--激光器论文

联动双飞秒光纤光频梳技术与微腔光频梳理论研究

致谢第4-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9页
    1.1 光频梳的产生和发展第14-15页
    1.2 光频梳的应用第15-17页
        1.2.1 精密光学频率测量应用第15-16页
        1.2.2 光钟应用第16-17页
        1.2.3 精密光谱测量技术应用第17页
    1.3 光频梳的种类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21页
    1.4 论文的内容安排第21-22页
    参考文献第22-29页
第二章 基于全保偏光纤锁模激光器的飞秒光频梳技术研究第29-60页
    2.1 飞秒光频梳的基本原理第29-31页
    2.2 全保偏飞秒光纤锁模激光器第31-34页
        2.2.1 锁模的基本原理第31-32页
        2.2.2 飞秒光纤激光锁模技术第32-33页
        2.2.3 基于SESAM的全保偏飞秒光纤锁模激光器的实验研究第33-34页
    2.3 飞秒光纤激光脉冲的放大和压缩第34-42页
        2.3.1 光纤飞秒光脉冲放大的基本理论第35-37页
        2.3.2 飞秒光纤激光脉冲的啁啾特性第37-39页
        2.3.3 飞秒光纤激光脉冲放大与压缩实验研究第39-42页
    2.4 超连续谱的产生和f_(ceo)信号的探测第42-49页
        2.4.1 超连续谱产生的基本理论第43-44页
        2.4.2 超连续谱产生的仿真与实验结果第44-47页
        2.4.3 f_(ceo)信号的探测第47-49页
    2.5 全保偏光纤光频梳的稳相第49-52页
    2.6 全保偏光纤光频梳的稳频第52-56页
        2.6.1 DSP对光延迟线的控制第53-54页
        2.6.2 f_r的锁定第54-56页
    2.7 小结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第三章 基于全保偏光纤锁模激光器的飞秒双光梳的联动实验研究第60-78页
    3.1 研究背景第60-62页
    3.2 双光频梳重复频率的联动第62-71页
        3.2.1 实验系统第62-63页
        3.2.2 评价系统联动特性的方法第63-68页
        3.2.3 实验结果第68-71页
    3.3 双光频梳载波包络偏移频率的联动第71-74页
    3.4 联动双光梳在精密测距应用中的实验结果第74-75页
    3.5 小结第75页
    参考文献第75-78页
第四章 基于光学微腔的Kerr光频梳理论研究第78-100页
    4.1 光学微腔的特性第78-80页
        4.1.1 质量因子Q第78-79页
        4.1.2 自由光谱范围FSR第79页
        4.1.3 F值第79页
        4.1.4 模式体积第79-80页
        4.1.5 腔内循环功率第80页
    4.2 光与微腔的耦合第80-84页
    4.3 微腔内光场演化的理论模型第84-87页
    4.4 微腔内Kerr光频梳的产生第87-96页
        4.4.1 负色散微腔内光场的演化第87-93页
        4.4.2 正色散微腔内光场的演化第93-96页
    4.5 小结第96-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0页
第五章 混合泵浦下微腔内光场演化理论研究第100-109页
    5.1 混合泵浦下微腔内光场演化的理论模型第100-101页
    5.2 混合泵浦下正色散微腔内光场的演化第101-103页
    5.3 混合泵浦下负色散微腔内光场的演化第103-108页
    5.4 小结第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09页
第六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第109-112页
    6.1 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第109-111页
    6.2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第111-112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12-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周期纳米金属阵列结构的等离激元特性研究
下一篇:新型超短脉冲光纤放大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