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采运与利用论文--木材学论文--木材的缺陷论文

基于ERT传播场的木材圆盘空洞和腐朽缺陷辨识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1-14页
        1.2.1 国外研究进展第11-13页
        1.2.2 国内研究进展第13-14页
    1.3 研究内容和路线第14-16页
        1.3.1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3.2 技术路线和创新点第15-16页
    1.4 本章小结第16-17页
2 基于ANSYS的ERT在圆盘横截面的电场仿真分析第17-29页
    2.1 基于静电场理论的ERT电场第17-19页
    2.2 基于稳恒场理论的ERT电场第19-23页
        2.2.1 基于稳恒场理论的解析解第19-21页
        2.2.2 基于稳恒场理论的数值分析解第21-23页
    2.3 有限元ANSYS仿真模型的设计第23-24页
        2.3.1 ANSYS仿真软件介绍第23-24页
        2.3.2 ANSYS电场仿真过程第24页
    2.4 ANSYS仿真结果及分析第24-28页
        2.4.1 剖分网格对结果的影响第24-25页
        2.4.2 电阻率对结果的影响第25页
        2.4.3 载荷位置对结果的影响第25-26页
        2.4.4 电极宽度对结果的影响第26-27页
        2.4.5 介质分布对结果的影响第27-28页
    2.5 本章小结第28-29页
3 ERT在健康木材圆盘横截面的等势线分布规律第29-39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29-32页
        3.1.1 试验材料与设备第29-30页
        3.1.2 试验方法第30-32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2-36页
        3.2.1 不同测试信号下圆盘横截面内的等势线分布规律第32-33页
        3.2.2 不同零电势参考点下圆盘横截面内的等势线分布规律第33-34页
        3.2.3 不同激励电极布置间距下圆盘横截面内的等势线分布规律第34页
        3.2.4 完好无缺陷圆盘横截面内的等势线分布规律第34-36页
    3.3 讨论第36-38页
        3.3.1 信号源等测量参数对圆盘横截面内电场传播规律的影响第36-37页
        3.3.2 网格测试法与理论仿真下的电场传播规律的对比第37-38页
    3.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4 圆盘横截面内空洞对等势线的影响及二维缺陷辨识图第39-53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39-40页
        4.1.1 试验材料第39-40页
        4.1.2 试验方法第40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40-51页
        4.2.1 不同孔洞大小的圆盘横截面电场传播规律第40-46页
        4.2.2 不同孔洞位置的圆盘横截面电场传播规律第46-48页
        4.2.3 基于传播场叠加的圆盘横截面孔洞缺陷辨识图第48-51页
    4.3 讨论第51-52页
    4.4 本章小结第52-53页
5 圆盘横截面内腐朽对等势线的影响及二维缺陷辨识图第53-60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53-54页
        5.1.1 试验材料第53-54页
        5.1.2 试验方法第54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54-58页
        5.2.1 不同腐朽程度的圆盘横截面电场传播规律第54-57页
        5.2.2 基于传播场叠加的圆盘横截面腐朽缺陷辨识图第57-58页
    5.3 讨论第58-59页
    5.4 本章小结第59-60页
6 ERT和SWT用于立木空洞和腐朽缺陷检测对比研究第60-67页
    6.1 材料与方法第60-62页
        6.1.1 试验材料第60页
        6.1.2 试验仪器第60-61页
        6.1.3 试验方法第61-62页
    6.2 结果与分析第62-64页
        6.2.1 SWT和ERT对空洞缺陷的检测效果第62页
        6.2.2 SWT和ERT对腐朽缺陷的检测效果第62-64页
    6.3 讨论第64-65页
        6.3.1 空洞和腐朽缺陷对SWT检测结果的影响第64页
        6.3.2 空洞和腐朽缺陷对ERT检测结果的影响第64-65页
        6.3.3 对比空洞和腐朽缺陷对SWT和ERT检测结果的影响第65页
    6.4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结论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4-75页
致谢第75-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GaAs/AlGaAs量子阱中远红外探测器的研究与改进
下一篇:大兴安岭阔叶混交低质林补植改造效果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