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环境污染责任险 | 第11-12页 |
1.2.2 风险评价 | 第12-14页 |
1.2.3 企业分类 | 第14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4 研究思路 | 第15-17页 |
第2章 环境污染责任险相关论述 | 第17-20页 |
2.1 环境污染责任险简介 | 第17页 |
2.2 我国环境污染责任险推行中存在的问题 | 第17-20页 |
第3章 企业周边环境敏感性评价 | 第20-23页 |
3.1 企业周边环境因素识别与分析 | 第20-21页 |
3.2 企业周边环境敏感性评价 | 第21-23页 |
第4章 企业意外事故可能性评价 | 第23-41页 |
4.1 企业意外事故可能性因素识别与分析 | 第23-30页 |
4.1.1 人的因素识别与分析 | 第23-24页 |
4.1.2 物的因素识别与分析 | 第24-27页 |
4.1.3 管理因素识别与分析 | 第27-30页 |
4.1.4 环境因素识别与分析 | 第30页 |
4.2 企业意外事故可能性评价 | 第30-41页 |
4.2.1 层次分析法简介 | 第31页 |
4.2.2 基于AHP的企业意外事故可能性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1-34页 |
4.2.3 运用yaahp软件求取意外事故可能性各因素权重 | 第34-39页 |
4.2.4 企业意外事故可能性等级的划分 | 第39-41页 |
第5章 企业环境风险物质危险性评价 | 第41-46页 |
5.1 企业环境风险物质识别与分析 | 第41-44页 |
5.2 企业环境风险物质危险性评价 | 第44-46页 |
第6章 企业分类 | 第46-63页 |
6.1 主成分分析 | 第46-61页 |
6.1.1 主成分分析法介绍 | 第46-47页 |
6.1.2 主成分分析基本原理和计算步骤 | 第47-49页 |
6.1.3 基于主成分的权重模型的建立 | 第49-53页 |
6.1.4 基于主成分的企业分类因素权重的确定 | 第53-61页 |
6.2 企业分类 | 第61-63页 |
第7章 实例研究 | 第63-68页 |
7.1 企业基本信息 | 第63-65页 |
7.2 企业周边环境敏感性评价 | 第65-66页 |
7.3 企业意外事故可能性评价 | 第66页 |
7.4 企业环境风险物质危险性评价 | 第66-67页 |
7.5 企业所属类别 | 第67-68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附录Ⅰ 企业环境风险物质名称及临界量 | 第69-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