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的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1.2 研究历史和现状 | 第13-18页 |
1.2.1 非盲稳健波束形成算法发展概述 | 第14-16页 |
1.2.2 盲波束形成算法发展概述 | 第16-18页 |
1.3 论文结构和本文主要工作 | 第18-21页 |
第二章 阵列误差模型及几种波束形成算法研究 | 第21-35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阵列误差模型 | 第21-24页 |
2.2.1 窄带信号模型 | 第21-22页 |
2.2.2 阵列误差模型 | 第22-24页 |
2.3 非盲稳健波束形成算法 | 第24-31页 |
2.3.1 协方差矩阵估计的波束形成算法 | 第25-26页 |
2.3.2 导向矢量校正的稳健波束形成算法 | 第26-28页 |
2.3.3 算法性能与仿真 | 第28-31页 |
2.4 恒模类盲波束形成算法 | 第31-33页 |
2.4.1 最小二乘恒模算法 | 第31页 |
2.4.2 多级恒模 | 第31-32页 |
2.4.3 算法性能与仿真 | 第32-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三章 基于CSMT的稳健波束形成算法 | 第35-49页 |
3.1 引言 | 第35页 |
3.2 基于CSMT的波束形成算法 | 第35-41页 |
3.2.1 基于CSMT的协方差矩阵估计 | 第36-38页 |
3.2.2 算法性能与仿真 | 第38-41页 |
3.3 基于CSMT的稳健波束形成算法 | 第41-44页 |
3.3.1 算法的提出 | 第42页 |
3.3.2 算法性能与仿真 | 第42-44页 |
3.4 基于子空间的稳健波束形成算法 | 第44-48页 |
3.4.1 传统子空间波束形成算法 | 第44-45页 |
3.4.2 基于子空间的稳健波束形成算法 | 第45-46页 |
3.4.3 算法性能与仿真 | 第46-4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盲波束形成算法研究 | 第49-67页 |
4.1 引言 | 第49页 |
4.2 基于对角加载的稀疏最小二乘恒模算法 | 第49-57页 |
4.2.1 稀疏信号处理在波束形成中的应用 | 第49-50页 |
4.2.2 稀疏约束最小二乘恒模算法 | 第50-52页 |
4.2.3 基于对角加载的稀疏最小二乘恒模算法 | 第52-53页 |
4.2.4 算法性能与仿真 | 第53-57页 |
4.3 基于特征向量的最小二乘恒模算法 | 第57-62页 |
4.3.1 基于特征向量的最小二乘恒模算法 | 第57-59页 |
4.3.2 算法性能与仿真 | 第59-62页 |
4.4 基于ICA的波束形成算法 | 第62-65页 |
4.4.1 cFastICA算法 | 第62-63页 |
4.4.2 算法性能与仿真 | 第63-6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五章 稳健波束形成算法在实际数据中的应用 | 第67-73页 |
5.1 引言 | 第67页 |
5.2 定向天线阵及其波束形成 | 第67-69页 |
5.2.1 定向天线阵的研究现状 | 第67页 |
5.2.2 对数周期天线阵 | 第67-68页 |
5.2.3 波束形成算法分析 | 第68-69页 |
5.3 实际数据验证与分析 | 第69-71页 |
5.3.1 一个信号数据测试结果 | 第69-70页 |
5.3.2 两个信号数据测试结果 | 第70-7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结束语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3页 |
作者简历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