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无价值评判理论概述 | 第9-16页 |
一、无价值评判的必要性 | 第9-12页 |
1. 犯罪的本质与价值评判的关系 | 第9-10页 |
2、刑法学中的构成要件与价值评判的关系 | 第10页 |
3、司法适用与价值评判的关系 | 第10-12页 |
二、无价值评判的主体 | 第12-13页 |
1、无价值评判的主体是司法裁判者 | 第12页 |
2、被害人为无价值评判的主体之批判 | 第12-13页 |
三、无价值评判的标准 | 第13-14页 |
1、无价值评判的标准是刑法规范的整体价值 | 第13页 |
2、无价值评判标准的自我塑造性 | 第13-14页 |
四、无价值评判的客体 | 第14-16页 |
1、违法领域的无价值评判客体 | 第14-15页 |
2、责任领域的无价值评判客体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无价值评判理论的展开 | 第16-25页 |
一、无价值评判理论的结构 | 第16-17页 |
1、无价值评判理论的两种领域 | 第16页 |
2、无价值评判两种领域的规范界定 | 第16-17页 |
二、违法领域的无价值评判 | 第17-23页 |
1、概述 | 第17-18页 |
2、行为无价值 | 第18-20页 |
3、结果无价值 | 第20页 |
4、二元的行为无价值 | 第20-23页 |
二、责任领域的无价值评判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无价值评判理论下的二阶层犯罪论体系的构建.. | 第25-33页 |
一、二阶层犯罪论体系的构建 | 第25-27页 |
1、二阶层犯罪论体系构建的设想 | 第25-26页 |
2、事实判断与价值评判的区分 | 第26-27页 |
二、第一阶层的判断 | 第27-28页 |
三、第二阶层的判断 | 第28-29页 |
四、二阶层犯罪理论体系构造的合理性 | 第29-33页 |
1、二阶层犯罪论区分标准的合理性 | 第29页 |
2、对行为的评判从“一般”到“个别”符合正常的逻辑判断规律 | 第29-30页 |
3、违法阻却与责任阻却事由之区分可以得出不同的刑事结论.. | 第30页 |
4、区分形式要件与实质要件有助于司法的公正 | 第30-31页 |
5、对责任进行区分的合理性 | 第31-33页 |
结论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7页 |
谢辞 | 第37-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