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数学衔接的教法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1.2 理论基础 | 第9-11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 第10-11页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思路 | 第11-13页 |
2 调查研究 | 第13-19页 |
2.1 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 第13-15页 |
2.2 衔接知识测试情况分析 | 第15-19页 |
3 初高中数学教学差异性研究 | 第19-26页 |
3.1 初高中数学课程结构的差异 | 第19-20页 |
3.2 初高中教材内容的差异 | 第20-24页 |
3.3 初高中数学学习方式的差异 | 第24页 |
3.4 初高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差异 | 第24-26页 |
4 教师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策略 | 第26-42页 |
4.1 指导学生初高中过渡 | 第26-28页 |
4.1.1 做好学生心理过渡 | 第26-27页 |
4.1.2 做好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第27-28页 |
4.2 初高中课程内容过渡策略 | 第28-33页 |
4.2.1 高中教材初中化 | 第28-30页 |
4.2.2 数学思想方法过渡性教学 | 第30-33页 |
4.3 初高中数学教学方式的衔接策略 | 第33-42页 |
4.3.1 对教师教学方式的几个要求 | 第33-35页 |
4.3.2 做好学生思维能力的过渡 | 第35-39页 |
4.3.3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 第39-42页 |
结束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
附录 | 第44-50页 |
附录1 初高中数学衔接学情调查问卷 | 第44-48页 |
附录2 初高中数学衔接水平测试 | 第48-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