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糊化淀粉尿素概况 | 第12-15页 |
·糊化淀粉尿素应用背景 | 第12页 |
·糊化淀粉尿素概念及特性 | 第12-13页 |
·糊化淀粉尿素生产工艺 | 第13页 |
·影响糊化淀粉尿素质量安全的因素 | 第13-15页 |
·糊化淀粉尿素质量安全评价方法 | 第15-16页 |
·糊化淀粉尿素在反刍动物上的应用 | 第16-19页 |
·糊化淀粉尿素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17页 |
·糊化淀粉尿素对反刍动物氮代谢的影响 | 第17-19页 |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不同来源糊化淀粉尿素质量评价研究 | 第21-28页 |
·引言 | 第2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1-23页 |
·样品来源 | 第21-22页 |
·检测方法 | 第22-23页 |
·统计分析 | 第2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3-26页 |
·不同来源糊化淀粉尿素常规指标的检测 | 第23-24页 |
·不同来源糊化淀粉尿素糊化度和淀粉含量的检测 | 第24-25页 |
·不同来源糊化淀粉尿素体外缓释效果的检测 | 第25页 |
·不同来源糊化淀粉尿素中三聚氰胺及三聚氰酸含量的检测 | 第25-26页 |
·讨论 | 第26-27页 |
·不同来源糊化淀粉尿素对常规指标的影响 | 第26页 |
·不同来源糊化淀粉尿素对糊化度和淀粉含量的影响 | 第26页 |
·不同来源糊化淀粉尿素对体外缓释效果的影响 | 第26-27页 |
·不同来源糊化淀粉尿素对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含量的影响 | 第27页 |
·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糊化淀粉尿素生产工艺和质量评价研究 | 第28-37页 |
·引言 | 第2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8-30页 |
·试验材料 | 第28页 |
·核心设备 | 第28-29页 |
·试验设计 | 第29页 |
·样品分析 | 第29-30页 |
·统计分析 | 第3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0-35页 |
·挤压温度与尿素含量对糊化淀粉尿素生产挤压扭矩和压力的影响 | 第30-31页 |
·糊化淀粉尿素中三聚氰胺及三聚氰酸含量的研究 | 第31页 |
·糊化淀粉尿素体外缓释效果的研究 | 第31-35页 |
·讨论 | 第35-36页 |
·挤压温度与尿素含量对糊化淀粉尿素生产挤压扭矩和挤压压力的影响 | 第35页 |
·糊化淀粉尿素中三聚氰胺及三聚氰酸含量的研究 | 第35-36页 |
·糊化淀粉尿素体外缓释效果研究 | 第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糊化淀粉尿素对奶牛生产性能和氮代谢影响的研究 | 第37-52页 |
·引言 | 第3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7-41页 |
·试验材料 | 第37-38页 |
·试验设计 | 第38页 |
·饲养管理 | 第38页 |
·试验日粮及营养水平 | 第38页 |
·样品采集与制备 | 第38-40页 |
·测定指标与分析方法 | 第40-41页 |
·统计分析 | 第4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1-47页 |
·不同糊化淀粉尿素氮替代水平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41-42页 |
·不同糊化淀粉尿素氮替代水平对泌乳奶牛瘤胃液氨浓度的影响 | 第42-43页 |
·不同糊化淀粉尿素氮替代水平对泌乳奶牛血氨和血液尿素氮的影响 | 第43-44页 |
·不同糊化淀粉尿素氮替代水平对泌乳奶牛氮排放的影响 | 第44-47页 |
·不同糊化淀粉尿素氮替代水平对日粮及牛奶中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的影响 | 第47页 |
·讨论 | 第47-51页 |
·不同糊化淀粉尿素氮替代水平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47-48页 |
·不同糊化淀粉尿素氮替代水平对泌乳奶牛乳成分的影响 | 第48-49页 |
·不同糊化淀粉尿素氮替代水平对泌乳奶牛瘤胃液氨浓度的影响 | 第49页 |
·不同糊化淀粉尿素氮替代水平对泌乳奶牛血氨和血液尿素氮的影响 | 第49-50页 |
·不同糊化淀粉尿素氮替代水平对泌乳奶牛氮排放的影响 | 第50-51页 |
·不同糊化淀粉尿素氮替代水平对日粮及牛奶中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的影响 | 第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2页 |
·本试验创新点 | 第52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作者简历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