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4-26页 |
1.1 铁水预处理基础理论 | 第14-20页 |
1.1.1 铁水预处理的必要性 | 第14页 |
1.1.2 铁水预处理对炼钢生产的意义 | 第14-15页 |
1.1.3 铁水预处理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 | 第15-18页 |
1.1.4 铁水预处理剂的选择 | 第18-20页 |
1.2 脱硅与脱硫顺序的理论分析 | 第20-21页 |
1.3 国内外铁水预处理现状 | 第21-23页 |
1.3.1 铁水预脱硅 | 第21-22页 |
1.3.2 铁水预脱硫 | 第22-23页 |
1.4 铁水预处理的发展方向 | 第23-24页 |
1.4.1 铁水预处理专用转炉的出现及应用 | 第23-24页 |
1.4.2 铁水预处理模式的优化选择 | 第24页 |
1.5 铁水预脱硅、预脱硫的经济意义 | 第24-26页 |
1.5.1 铁水预脱硅的经济意义 | 第24-25页 |
1.5.2 铁水预脱硫的经济意义 | 第25-26页 |
2 研究的目的、内容及试验方法 | 第26-30页 |
2.1 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26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6-30页 |
2.2.1 试验设备 | 第26页 |
2.2.2 试验用原料 | 第26-27页 |
2.2.3 试验准备 | 第27-28页 |
2.2.4 试验 | 第28-30页 |
3 铁水预处理剂的配制 | 第30-42页 |
3.1 铁水预脱硫剂的配制 | 第30-37页 |
3.1.1 石灰基脱硫剂的反应机理、特点及改善方法 | 第30-32页 |
3.1.2 焦粉在复合脱硫剂中的作用 | 第32页 |
3.1.3 萤石在复合脱硫剂中的作用 | 第32页 |
3.1.4 电石的反应机理及特点 | 第32-33页 |
3.1.5 工业碱的反应机理及特点 | 第33-34页 |
3.1.6 石灰基复合脱硫剂正交试验设计 | 第34-37页 |
3.2 铁水预脱硅剂的配制 | 第37-42页 |
3.2.1 预脱硅剂的正交试验设计 | 第37-39页 |
3.2.2 烧结矿和萤石配比对脱硅率影响试验的设计 | 第39-42页 |
4 脱硫率分析 | 第42-52页 |
4.1 脱硫效果及数据分析 | 第42-49页 |
4.1.1 电石含量对脱硫率的影响 | 第42-44页 |
4.1.2 萤石含量对脱硫率的影响 | 第44-45页 |
4.1.3 工业碱含量对脱硫率的影响 | 第45-46页 |
4.1.4 脱硫剂单耗对脱硫率的影响 | 第46-47页 |
4.1.5 铁水初始温度对脱硫率的影响 | 第47-49页 |
4.2 高硅生铁脱硫与低硅生铁脱硫的对比 | 第49-52页 |
5 脱硅率分析 | 第52-60页 |
5.1 预脱硅正交试验的数据分析 | 第52-58页 |
5.1.1 铁矿石含量对脱硅率的影响 | 第52-55页 |
5.1.2 碱度对脱硅率的影响 | 第55-56页 |
5.1.3 脱硅剂单耗对脱硅率的影响 | 第56-57页 |
5.1.4 铁水初始温度对脱硅率的影响 | 第57-58页 |
5.2 烧结矿和萤石配比对脱硅率影响的数据分析 | 第58-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附录A 低硅生铁脱硫的试验数据 | 第65-66页 |
附录B 高硅生铁脱硫的试验数据 | 第66-67页 |
附录C 脱硅正交设计的试验数据 | 第67-68页 |
附录D 烧结矿和萤石不同配比对脱硅率影响的试验数据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导师简介 | 第70-71页 |
作者简介 | 第71-72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