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禾谷类作物病虫害论文--稻病虫害论文--病害论文--侵(传)染性病害论文

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的图位克隆与功能分析

摘要第8-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缩写词第14-15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5-39页
    1 水稻条纹叶枯病概况第15-20页
        1.1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病害特征第15-16页
        1.2 水稻条纹病毒(RSV)的寄主范围第16页
        1.3 RSV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第16-20页
    2 传毒介体灰飞虱的研究第20-25页
        2.1 灰飞虱生物学特征及危害第20-21页
        2.2 灰飞虱对RSV的传毒特性第21-22页
        2.3 水稻对传毒介体灰飞虱抗性的研究第22-25页
    3 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遗传的研究进展第25-26页
    4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及抗性育种研究第26-28页
        4.1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第26-27页
        4.2 水稻抗条纹叶枯病品种资源筛选第27页
        4.3 水稻抗条纹叶枯病品种选育第27-28页
    5 植物抗病毒反应机制第28-29页
    6 水杨酸(SA)及其在植物抗病毒反应中的作用研究第29-38页
        6.1 SA的合成第29-32页
        6.2 SA的代谢第32-36页
        6.3 SA调控的抗病毒反应途径第36-38页
    7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38-39页
第二章 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STV11的图位克隆与功能分析第39-83页
    摘要第39-4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2-60页
        1.1 实验材料第42页
        1.2 实验材料的抗病性和抗虫性鉴定第42-46页
        1.3 水稻样品DNA的制备第46-47页
        1.4 分子标记的检测第47页
        1.5 候选基因的预测及序列分析第47-48页
        1.6 过表达载体的构建第48页
        1.7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及转基因阳性植株的鉴定第48-49页
        1.8 烟草的农杆菌浸染及RSV接种第49页
        1.9 烟草的SA处理及RSV接种第49页
        1.10 RSV病毒粒子的提纯和RDV病毒粗提液制备第49-51页
        1.11 水稻原生质体的分离第51页
        1.12 水稻原生质体的DNA转染和病毒侵染第51页
        1.13 抗原直接包被间接ELISA检测RSV第51-52页
        1.14 RNA的提取及Quantitative RT-PCR分析第52-54页
        1.15 亚细胞定位第54页
        1.16 酵母双杂交分析第54-55页
        1.17 蛋白的原核表达及纯化第55-57页
        1.18 Western Blot分析第57-58页
        1.19 酶活测定第58-59页
        1.20 水稻内源SA的测定第59-6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0-79页
        2.1 KK34对条纹叶枯病表现特异性抗性第60页
        2.2 STV11能够抑制RSV的复制第60-63页
        2.3 STV11候选基因的序列分析第63-67页
        2.4 STV11的克隆和转基因功能互补验证第67-68页
        2.5 STV11的表达模式第68-69页
        2.6 STV11的亚细胞定位第69-70页
        2.7 STV11并非通过与RSV蛋白直接互作而抑制其复制第70-72页
        2.8 STV11-R可以磺化SA并促进SA的累积第72-76页
        2.9 STV11-R依赖SA介导的抗性途径抑制RSV复制第76-79页
    3 讨论第79-83页
        3.1 STV11介导的RSV抗性表现特异性,且抑制RSV的复制第79页
        3.2 STV11编码的磺基转移酶在RSV抗性反应中的作用第79-80页
        3.3 SA诱导的抗病毒反应途径参与了RSV的抗性反应第80-83页
第三章 STV11的起源及育种利用研究第83-89页
    摘要第83-8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84-85页
        1.1 实验材料第84页
        1.2 实验材料的抗病性鉴定第84-85页
        1.3 单核苷酸多态和条纹叶枯病抗性的关联分析第85页
        1.4 STV11的测序第8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85-88页
        2.1 野生稻和亚洲栽培稻中STV11的基因型分析第85-87页
        2.2 STV11的育种利用研究第87-88页
    3 讨论第88-89页
第四章 水稻抗灰飞虱资源筛选与水稻品种N22抗介体灰飞虱及其传播的条纹叶枯病QTL定位研究第89-101页
    摘要第89-9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90-92页
        1.1 供试材料第90-91页
        1.2 灰飞虱的采集、饲养及带毒率检测第91页
        1.3 抗灰飞虱鉴定第91页
        1.4 抗条纹叶枯病鉴定第91页
        1.5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及QTL分析第91-9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92-98页
        2.1 抗灰飞虱水稻资源的筛选第92-93页
        2.2 重组自交系群体分子连锁图谱的构建第93-94页
        2.3 改进的苗期筛选法鉴定重组自交系群体对灰飞虱的抗性及QTL检测第94页
        2.4 抗生性测验法鉴定N22/USSR5 RILs群体的抗性及QTL分析第94-96页
        2.5 排驱性测验及QTL定位第96-97页
        2.6 N22/USSR5 RILs群体抗条纹叶枯病的QTL分析第97-98页
    3 讨论第98-101页
        3.1 水稻品种N22对灰飞虱抗性的遗传机制第98-99页
        3.2 水稻第7染色体长臂存在一个稳定的抗灰飞虱QTL位点第99-100页
        3.3 N22抗条纹叶枯病的遗传第100-101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第101-105页
    1 全文结论第101-102页
        1.1 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STV11的图位克隆与功能分析第101-102页
        1.2 水稻抗灰飞虱资源筛选与水稻品种N22抗介体灰飞虱及其传播的条纹叶枯病QTL定位研究第102页
    2 本研究创新之处第102页
    3 研究展望第102-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23页
附录第123-155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申请的专利第155-157页
致谢第157页

论文共1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板溪面板堆石坝施工动态可视化仿真与优化研究
下一篇:玉米ZmCPK11在ABA诱导的抗氧化防护中的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