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道路养护与维修论文

彝镇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与信息系统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绪论第7-14页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第7-9页
        1.1.1 研究背景第7-8页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1.2.1 GIS在地质灾害评价中的国外研究现状第9页
        1.2.2 GIS在地质灾害评价中的国内研究现状第9-11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1页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1-12页
        1.4.1 研究方法第11-12页
        1.4.2 技术路线第12页
    1.5 论文主要工作量和成果第12-14页
2 彝镇公路地质环境条件及现状地质灾害发育特征第14-27页
    2.1 地质环境条件第14-24页
        2.1.1 气象水文第14-15页
        2.1.2 地形地貌第15-16页
        2.1.3 地层岩性第16-20页
        2.1.4 地质构造及区域地壳稳定性第20-23页
        2.1.5 工程地质条件第23-24页
        2.1.6 人类工程活动第24页
    2.2 现状地质灾害发育特征第24-27页
3. 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研究第27-33页
    3.1 ARCGIS ENGINE组件式开发技术第27-29页
    3.2 面向对象技术第29-30页
    3.3 ARC SDE空间数据引擎第30-33页
4. 基于GIS技术的彝镇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建立第33-48页
    4.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原理及评价因子筛选第33-35页
        4.1.1 彝镇公路危险性评价原理第33页
        4.1.2 彝镇公路地质灾害评价因子筛选原则第33-34页
        4.1.3 一级、二级评价因子的确定第34-35页
    4.2 基于GIS技术的评价因子信息提取与现状灾害点关系研究第35-42页
        4.2.1 研究区现状稳定性评价因子信息提取第35-36页
        4.2.2 地层岩性评价因子信息提取及与现状灾害点关系研究第36-37页
        4.2.3 重要地形评价因子信息提取与现状灾害点关系研究第37-40页
        4.2.4 与水系距离评价因子信息提取与现状灾害点关系研究第40页
        4.2.5 与断层距离评价因子信息提取与现状灾害点关系研究第40-41页
        4.2.6 与主要道路距离评价因子信息提取与现状灾害点关系研究第41-42页
    4.3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第42-47页
        4.3.1 层次分析法第42-44页
        4.3.2 权重的确定第44-46页
        4.3.3 三级因子分组及其赋值的确定第46-47页
    4.4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的建立第47-48页
5. 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48-81页
    5.1 系统分析第48-49页
        5.1.1 用户需求分析第48页
        5.1.2 数据分析第48-49页
        5.1.3 可行性分析第49页
    5.2 系统设计第49-52页
        5.2.1 系统总体设计第49-50页
        5.2.2 系统详细设计第50-52页
    5.3 数据库设计第52-59页
        5.3.1 数据源及预处理第52-54页
        5.3.2 公路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的设计第54-59页
    5.4 系统开发及功能实现第59-81页
        5.4.1 系统开发第59-60页
        5.4.2 系统功能的实现第60-81页
6. 结论与展望第81-83页
    6.1 论文主要结论第81-82页
    6.2 展望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7页
致谢第87-88页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论文、参与学术会议及科研项目第88-89页
附录:程序源代码(部分)第89-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营建筑企业项目团队核心利益相关者冲突管理研究
下一篇:基于就业和居住视角的中小旅游城市丽江经济空间演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