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我国互联网基金类理财产品的风险及度量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一、研究背景第10-11页
        二、研究意义第11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11-14页
        一、基金类理财产品的风险研究第11-12页
        二、基金类理财产品的风险度量方法研究第12-13页
        三、基金类理财产品的风险管理研究第13-14页
        四、评述第14页
    第三节 主要内容和方法第14-16页
        一、研究主要内容第14-15页
        二、研究方法第15-16页
    第四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第16-17页
        一、研究视角的创新第16页
        二、研究的不足第16-17页
第二章 我国互联网基金类理财产品及其发展现状分析第17-26页
    第一节 我国互联网基金类理财产品的概述第17-18页
    第二节 我国互联网基金类理财产品特征第18-20页
        一、理财收益较高第18页
        二、交易渠道增加第18-19页
        三、资金配置灵活第19页
        四、理财门槛降低第19页
        五、营销方法增加第19-20页
    第三节 我国互联网基金类理财产品的运作模式第20-21页
        一、我国互联网基金类理财产品的主体第20-21页
        二、我国互联网基金类理财产品的运作流程第21页
    第四节 我国互联网基金类理财产品的发展状况第21-26页
        一、我国互联网基金类理财产品的发展历程第21-22页
        二、我国互联网基金类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第22页
        三、我国互联网基金类理财产品的发展意义第22-24页
        四、总结第24-26页
第三章 我国互联网基金类理财产品面临的主要风险分析第26-30页
    第一节 流动性风险第26页
    第二节 收益风险第26-27页
    第三节 政策风险第27页
    第四节 技术风险第27-28页
    第五节 同质化竞争风险第28页
    第六节“长尾”风险第28-30页
第四章 我国互联网基金类理财产品风险度量的实证分析第30-49页
    第一节 金融理财产品风险度量方法第30-36页
        一、灵敏度和波动性方法概述第30-31页
        二、风险价值理论分析第31-34页
        三、VaR与其他方法比较分析第34页
        四、GARCH类模型分析第34-36页
    第二节 样本选取第36-37页
    第三节 数据指标的分析第37-43页
        一、正态性检验第37-40页
        二、平稳性检验第40-41页
        三、自相关性分析第41-42页
        四、ARCH效应检验第42-43页
    第四节 GARCH类模型的建立第43-45页
    第五节 互联网基金类理财产品的VaR值估计第45-46页
    第六节 VaR值的准确性检验第46-47页
    第七节 实证结果分析第47-49页
第五章 研究主要结论及建议第49-53页
    第一节 PayPal的兴衰启示第49页
    第二节 研究结论第49-51页
    第三节 建议第51-53页
        一、明确互联网基金的监管主体第51页
        二、完善互联网基金监管制度第51页
        三、制定互联网基金的差异化策略第51-52页
        四、建立风险评级机制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致谢第57-58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城镇化与农业保险协调发展研究
下一篇:基于宗教信仰视角下的风险偏好及投资组合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