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提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1 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 第9页 |
1.1.2《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4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6页 |
1.4.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4页 |
1.4.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14-16页 |
第二章 论文的理论基础 | 第16-23页 |
2.1 情景性任务教学的概念界定 | 第16-19页 |
2.1.1 任务型教学的概念 | 第16页 |
2.1.2 情景教学的概念 | 第16-17页 |
2.1.3 情景性任务的概念 | 第17页 |
2.1.4 情景性任务的类型 | 第17-19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2.2.1 直观性理论 | 第19页 |
2.2.2 语言习得理论 | 第19-20页 |
2.2.3 建构主义理论 | 第20-21页 |
2.2.4 有关情境教学的心理学理论 | 第21-23页 |
第三章 情景性任务教学在高中英语学习中的作用 | 第23-26页 |
3.1 有利于良好语言环境的营造 | 第23-24页 |
3.2 有利于学生感性材料的获得与积累 | 第24页 |
3.3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 第24-26页 |
第四章 情景性任务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研究 | 第26-36页 |
4.1 实验设计 | 第26-32页 |
4.1.1 实验目的 | 第26页 |
4.1.2 实验对象 | 第26页 |
4.1.3 实验方法 | 第26-32页 |
4.1.4 实验时间和教材 | 第32页 |
4.2 高中英语课堂传统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2-36页 |
4.2.1 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的原因 | 第32页 |
4.2.2 教师方面的原因 | 第32-35页 |
4.2.3 学生方面的原因 | 第35-36页 |
第五章 高中英语课堂情景性任务教学的实际应用 | 第36-46页 |
5.1 情景性任务类型的教学实践 | 第36-39页 |
5.1.1 基于角色扮演和情景代入的听与说 | 第36-37页 |
5.1.2 基于深入了解文化背景的扩展阅读 | 第37-38页 |
5.1.3 基于生活体验的文字表达 | 第38页 |
5.1.4 基于探究西方文化的主题活动 | 第38-39页 |
5.2 创设高中英语任务情景教学应坚持的原则 | 第39-41页 |
5.2.1 创造性原则 | 第39页 |
5.2.2 交际性原则 | 第39-40页 |
5.2.3 生活化原则 | 第40页 |
5.2.4 有效性原则 | 第40-41页 |
5.3 高中英语课堂情景性任务教学的策略 | 第41-46页 |
5.3.1 利用多样有趣的活动创设情景性任务 | 第41-42页 |
5.3.2 正确发挥多媒体在创设情景性任务中的作用 | 第42-43页 |
5.3.3 利用游戏活动创设情景性任务 | 第43-44页 |
5.3.4 建立和完善情景性任务教学的有效评价机制 | 第44-46页 |
第六章 实验结果分析与结论 | 第46-52页 |
6.1 第二次问卷调查 | 第46-50页 |
6.1.1 结果分析 | 第46-50页 |
6.1.2 调查结论 | 第50页 |
6.2 后测结果与分析 | 第50-52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52-55页 |
7.1 课堂情景性任务教学的优势 | 第52-53页 |
7.2 本研究的不足 | 第53页 |
7.3 课堂情景性任务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思考与展望 | 第53-55页 |
7.3.1 充分发挥教研组的组织和引导作用 | 第53页 |
7.3.2 积极组织培训,增强教师操作能力 | 第53-54页 |
7.3.3 结束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附录1 | 第57-58页 |
附录2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