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生产管理论文

工作饱和度管理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1.1.1 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的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3 待解决问题第15页
    1.3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第15-16页
        1.3.1 研究的内容第15-16页
        1.3.2 研究的方法第16页
    1.4 论文的创新点第16页
    1.5 论文的框架第16-18页
第2章 工作饱和度模型的建立第18-33页
    2.1 工作饱和度的定义第18-20页
        2.1.1 工作饱和度相关的概念第18页
        2.1.2 对工作饱和度的定义第18-19页
        2.1.3 工作饱和度与相关概念的区别第19-20页
    2.2 工作饱和度管理的意义第20-22页
    2.3 工作饱和度与劳动生产率的区别及联系第22-23页
    2.4 出勤率第23-24页
        2.4.1 出勤率的计算第23-24页
        2.4.2 出勤率的管控第24页
    2.5 定时能力第24-27页
        2.5.1 人员能力系数第24-26页
        2.5.2 团队定时能力第26-27页
    2.6 标准时间第27-29页
        2.6.1 标准工时的不同定义第27-28页
        2.6.2 作业测定第28页
        2.6.3 时间宽放第28-29页
    2.7 作业效率第29-31页
        2.7.1 上班时间的构成第29-30页
        2.7.2 作业效率第30页
        2.7.3 直接作业效率第30-31页
    2.8 工作量第31-32页
    2.9 工作饱和度计算第32页
    2.10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3章 工作饱和度的应用分析第33-38页
    3.1 工作饱和度的分析第33-34页
        3.1.1 理论工作饱和度第33页
        3.1.2 实际工作饱和度第33-34页
    3.2 工作饱和度的评价第34-35页
    3.3 工作饱和度管理的应用第35-37页
        3.3.1 合理安排生产计划第35页
        3.3.2 根据生产计划安排上班天数第35-36页
        3.3.3 减少计划外工作量第36页
        3.3.4 减少非直接作业时间,提高作业率第36页
        3.3.5 平衡工序能力第36-37页
        3.3.6 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第37页
    3.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4章 工作饱和度管理的具体应用第38-68页
    4.1 企业概况及面临形势第38-42页
        4.1.1 企业简介第38-39页
        4.1.2 G企业所处环境第39-40页
        4.1.3 G企业面临形势第40-41页
        4.1.4 G企业的经营状况第41-42页
    4.2 工作饱和度管理的目的第42-43页
        4.2.1 提高劳动生产率第42页
        4.2.2 减少管理费用支出第42-43页
    4.3 工作饱和度管理实施路线及计划第43-45页
        4.3.1 实施路线第43-44页
        4.3.2 推进计划第44-45页
    4.4 前机罩接生产班组工作饱和度计算应用第45-67页
        4.4.1 产品及生产班组概况第45-47页
        4.4.2 班组定时能力计算第47-50页
        4.4.3 标准工时制定第50-57页
        4.4.4 日报表统计与分析第57-63页
        4.4.5 工作饱和度的管理第63-65页
        4.4.6 工作饱和度应用效果第65-67页
    4.5 本章小结第67-68页
总结与展望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致谢第73-74页
附件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人民银行应急管理研究--以烟台中支为例
下一篇:高效滚齿加工刀具的优化设计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