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第10-13页 |
第2章 产业创新研究综述 | 第13-20页 |
2.1 创新理论及其发展 | 第13页 |
2.2 产业创新理论 | 第13-17页 |
2.2.1 产业创新理论发展脉络 | 第13-15页 |
2.2.2 产业创新涵义和特性 | 第15-17页 |
2.3 产业创新评价研究 | 第17页 |
2.4 服装行业产业创新评价研究 | 第17-20页 |
2.4.1 服装产业创新影响因素及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2.4.2 服装产业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第3章 服装行业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20-25页 |
3.1 服装行业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视角 | 第20-21页 |
3.2 指标体系的目标和构建原则 | 第21-22页 |
3.3 服装行业创新能力各级指标的提炼 | 第22-25页 |
3.3.1 技术创新产出能力 | 第22-23页 |
3.3.2 技术创新投入能力 | 第23页 |
3.3.3 产业创新扩散能力 | 第23页 |
3.3.4 创新工艺流程和管理能力 | 第23-24页 |
3.3.5 创新成果市场化运作能力 | 第24-25页 |
第4章 服装行业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25-36页 |
4.1 服装行业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5-27页 |
4.1.1 应用德尔菲法 | 第25-26页 |
4.1.2 筛选研究指标 | 第26-27页 |
4.2 服装行业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7-28页 |
4.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服装行业创新能力模型的构建 | 第28-36页 |
4.3.1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 | 第28-31页 |
4.3.2 指标权重的计算步骤 | 第31-33页 |
4.3.3 服装行业创新能力指标重要性排序 | 第33-36页 |
第5章 服装行业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应用 | 第36-49页 |
5.1 全国重点城市服装行业创新能力的实践分析 | 第36-38页 |
5.1.1 北京服装产业创新能力概况 | 第36页 |
5.1.2 上海服装产业创新能力概况 | 第36-37页 |
5.1.3 宁波服装产业创新能力概况 | 第37-38页 |
5.2 全国重点城市服装行业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研究 | 第38-48页 |
5.2.1 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步骤 | 第38-39页 |
5.2.2 指标集评分标准 | 第39-41页 |
5.2.3 模拟评价研究 | 第41-48页 |
5.3 综合评价结论 | 第48-49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第49-52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49-50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附录 1 | 第56-58页 |
附录 2 | 第58-62页 |
附录 3 | 第62-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