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的理论(法学)论文--法学史、法律思想史论文--中国论文

学校议政--以《明夷待访录·学校》篇为中心的考察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前言第8-17页
    Ⅰ 选题意义第8-10页
    Ⅱ 论文创新点第10-11页
    Ⅲ 黄宗羲法律思想研究概述第11-17页
        (一) 清人对黄宗羲思想研究之简要梳理第12页
        (二) 20 世纪以后学者们对黄宗羲法律思想研究之梳理第12-14页
        (三) 海外专家、学者对黄宗羲思想研究之梳理第14-15页
        (四) 小结第15-17页
第1章 黄宗羲“学校议政”法律思想形成的时代环境第17-28页
    1.1 明末清初的政治环境第18-22页
        1.1.1 明亡,亡于万历第18-19页
        1.1.2 明亡,毁于党争第19-21页
        1.1.3 忠守愚志:至死不仕清廷第21-22页
    1.2 明末清初的经济环境第22-26页
        1.2.1 明末经济的衰败第22-24页
        1.2.2 清初的财政经济第24-25页
        1.2.3 明末清初的资本主义萌芽第25-26页
    1.3 明末清初的文化环境第26-28页
第2章 黄宗羲“学校议政”法律思想的目标与功能第28-33页
    2.1 纵论古今,针砭时弊第28-31页
        2.1.1“后世”学校丧失独立性,亦失“养士”之功第28-29页
        2.1.2“不仕者有刑”:学校成“害士”之所第29-31页
    2.2 欲治天下,还需“公其是非于学校”第31-33页
第3章 黄宗羲“学校议政”法律思想的具体内容第33-38页
    3.1 关于学校的设置和师资的选拔第33-35页
    3.2 关于生源问题之设计第35页
    3.3 关于学业设置的构想第35-36页
    3.4 授业讲学与“学校议政”第36-38页
第4章 黄宗羲“学校议政”法律思想的评述第38-42页
    4.1 黄宗羲是时代的先觉第38-40页
    4.2 对当代民主法治建设的启示第40-42页
结论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彝族婚姻家庭中妇女财产权益的变迁及法律保护思考
下一篇:乳酸菌发酵牦牛肉灌肠过程中主要物质变化规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