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文章结构与技术路线图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关于政府支持机制的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关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 | 第16-22页 |
·市场失灵理论 | 第16-18页 |
·创新能力理论 | 第18-22页 |
·企业创新能力的概念 | 第18页 |
·企业创新能力的内容及其涵义 | 第18-21页 |
·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 第21-22页 |
第3章 江苏中小企业政策对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的模型构建 | 第22-36页 |
·模型的构建 | 第22-31页 |
·企业对政府政策的反馈指标 | 第22-27页 |
·企业创新能力的衡量指标 | 第27-31页 |
·理论假设合集与指标体系 | 第31-33页 |
·调研与实证准备 | 第33-36页 |
·理论研究与调查方案设计 | 第33-34页 |
·问卷调查及有效性控制 | 第34页 |
·数据分析工具与方法 | 第34-36页 |
第4章 江苏中小企业政策对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6-52页 |
·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统计 | 第36页 |
·企业对政府政策反馈的因子分析和信效度分析 | 第36-39页 |
·企业创新能力的因子分析和信效度分析 | 第39-41页 |
·企业对政府政策的反馈与企业创新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 第41-42页 |
·回归分析 | 第42-49页 |
·企业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回归分析 | 第42-43页 |
·研究开发能力回归分析 | 第43-44页 |
·管理创新能力回归分析 | 第44-45页 |
·创新生产能力的回归分析 | 第45-46页 |
·营销能力回归分析 | 第46-47页 |
·企业创新能力回归分析 | 第47-49页 |
·方差分析 | 第49-52页 |
·企业设立年数与对政府政策的反馈和企业创新能力的方差分析 | 第49-50页 |
·要素密集度与对政府政策的反馈和企业创新能力的方差分析 | 第50-51页 |
·企业性质与对政府政策的反馈和企业创新能力的方差分析 | 第51页 |
·企业人数与对政府政策的反馈和企业创新能力的方差分析 | 第51-52页 |
第5章 实证结论与现状分析 | 第52-59页 |
·实证结论 | 第52-54页 |
·企业对政府政策反馈的因素分析 | 第52-53页 |
·政府政策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 | 第53-54页 |
·更深一步的分析 | 第54-59页 |
·劳动密集型企业 | 第54-56页 |
·资本密集型企业 | 第56-57页 |
·技术密集型企业 | 第57-59页 |
第6章 对江苏中小企业政策的评价与建议 | 第59-69页 |
·江苏中小企业政策存在的不足 | 第59-61页 |
·行政主体混乱 | 第59页 |
·政策对象差别化 | 第59-60页 |
·政策主体与政策对象间关系不规范 | 第60页 |
·政策手段在行为上简单化 | 第60页 |
·政策与市场变化不协调 | 第60-61页 |
·法律体系不够完善 | 第61页 |
·进一步完善江苏中小企业政策的建议 | 第61-69页 |
·从规范中小企业创新行为的角度 | 第61-62页 |
·从扶持中小企业创新生命力的角度 | 第62-69页 |
附录 | 第69-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