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1.2.1 植物碳、氮、磷化学计量研究 | 第10-12页 |
1.2.2 土壤养分及生态化学计量研究 | 第12-13页 |
1.2.3 C、N、P及C:N:P之间关系的研究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7页 |
2.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14-15页 |
2.2.1 研究区概况 | 第14页 |
2.2.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2.2.3 样品采集 | 第15页 |
2.2.4 测定方法 | 第15页 |
2.3 数据分析 | 第15-17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17-36页 |
3.1 退耕草地植被群落演替特征及时间序列 | 第17-20页 |
3.1.1 退耕草地植被群落物种组成及演替特征 | 第17-19页 |
3.1.2 退耕草地植被演替时间序列 | 第19-20页 |
3.2 退耕草地不同演替阶段优势植物C、N、P化学计量特征及时间动态 | 第20-24页 |
3.2.1 退耕草地不同演替阶段优势植物C、N、P及其化学计量特征 | 第20-22页 |
3.2.2 退耕草地不同演替阶段优势植物C、N、P时间动态变化 | 第22-24页 |
3.3 退耕草地不同演替阶段群落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时间动态 | 第24-27页 |
3.3.1 退耕草地不同演替阶段群落地上部分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 第24-25页 |
3.3.2 退耕草地不同演替阶段群落地上部分C、N、P化学计量时间动态 | 第25-26页 |
3.3.3 退耕草地不同演替阶段群落凋落物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 第26-27页 |
3.4 退耕草地不同演替阶段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时间动态 | 第27-35页 |
3.4.1 退耕草地不同演替阶段不同土层深度养分含量分布特征 | 第27-29页 |
3.4.2 退耕草地不同演替阶段不同土层C:N、C:P、N:P化学计量特征 | 第29-30页 |
3.4.3 退耕草地不同演替阶段不同土层C、N、P时间动态特征 | 第30-35页 |
3.5 退耕草地植物-凋落物-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相关性分析 | 第35-36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36-40页 |
4.1 退耕草地植被演替特征及其时间序列 | 第36-37页 |
4.1.1 退耕草地植被演替特征 | 第36页 |
4.1.2 退耕草地植被演替时间序列 | 第36-37页 |
4.2 退耕草地不同演替阶段植物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时间动态 | 第37-38页 |
4.2.1 退耕草地不同演替阶段植物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 第37页 |
4.2.2 退耕草地不同演替阶段植物C、N、P生态化学计量时间动态 | 第37-38页 |
4.3 退耕草地不同演替阶段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时间动态 | 第38-39页 |
4.3.1 退耕草地不同演替阶段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 第38-39页 |
4.3.2 退耕草地不同演替阶段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时间动态 | 第39页 |
4.4 退耕草地植物-凋落物-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相关性分析 | 第39-40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个人简介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