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1.2.1 基于故障稳态量的故障定位方法 | 第10-12页 |
1.2.2 基于故障暂态分量的故障定位方法 | 第12-13页 |
1.2.3 行波故障测距的应用研究和发展趋势 | 第13-14页 |
1.3 关键问题的解决程度与尚待解决的难点 | 第14-15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分布式输电线路行波故障定位的理论基础 | 第17-24页 |
2.1 输电线路行波传输基本理论 | 第17-19页 |
2.1.1 均匀无损耗传输线波动方程 | 第17-18页 |
2.1.2 均匀无损耗传输线波阻抗和行波波速 | 第18-19页 |
2.2 输电线路行波传输波过程 | 第19-21页 |
2.2.1 行波传输的衰减与畸变 | 第19-20页 |
2.2.2 行波传输的折射与反射 | 第20-21页 |
2.3 输电线路行波故障的几种类型 | 第21-23页 |
2.3.1 输电线路故障的类型 | 第21-22页 |
2.3.2 雷击故障的产生机理和分类 | 第22-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输电线路行波故障定位硬件系统以及通信模块设计与构建 | 第24-44页 |
3.1 硬件的总体结构 | 第24-25页 |
3.2 通信电源的研制 | 第25-31页 |
3.2.1 通信电源供电方案的选择 | 第25-26页 |
3.2.2 通信电源的技术要求 | 第26页 |
3.2.3 通信电源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方式 | 第26-29页 |
3.2.4 通信电源试验 | 第29-31页 |
3.3 传感器的研制 | 第31-40页 |
3.3.1 罗氏线圈的测量原理 | 第31-34页 |
3.3.2 行波电流传感器的设计 | 第34-38页 |
3.3.3 工频电流传感器的设计 | 第38-40页 |
3.4 数据通信模块的设计 | 第40-43页 |
3.4.1 数据通信模块的要求 | 第40-41页 |
3.4.2 数据通信模块的选型 | 第41-42页 |
3.4.3 数据通信的可靠性设计 | 第42-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输电线路行波故障定位系统的应用及效果 | 第44-48页 |
4.1 输电线路行波故障定位系统简介 | 第44-45页 |
4.2 输电线路行波故障定位系统应用情况 | 第45-47页 |
4.2.1 现场行波电流实测案例分析 | 第45-47页 |
4.2.2 效果分析 | 第4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8-49页 |
5.1 总结 | 第48页 |
5.2 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作者简介 | 第53页 |